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蒋飞军:32年深山守护路

日期:04-10
字号:
版面:第05版:警界之星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空中俯瞰至美大陈,“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分布,是义乌市大陈镇构建“大景区、大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天然优势。群山之间,一个藏蓝身影面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系列变化,始终用心坚守工作职责。蒋飞军,这位义乌市公安局大陈派出所的资深辅警,用半生的坚守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入警32年的他,至今已从山中救下70余名被困群众。

0到70+:从“山里娃”到“救援专家”

1995年那个闷热的夏日,成为蒋飞军辅警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刚入警两年的他参与了一次山林搜救,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成功找到迷路游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从小在山里摸爬滚打的经验,能挽救生命。”回忆起初次救援,蒋飞军眼中仍闪烁着光芒。

2024年夏天的另一次救援,则充分展现了他丰富的救援经验。一名儿童走失,当其他队员按照常规思路搜索无果时,蒋飞军将目光投向了山间蜿蜒的溪流。“人在迷路时会本能地寻找水源。”他解释道。果然,大家按照蒋飞军提出的新思路沿溪寻找,最终在溪流连接的另一座山脚处找到了精疲力竭的孩子。

灵活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使蒋飞军多次在救援行动中出奇制胜,这源于他平日对救援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每次任务后的复盘总结。而深知体能是救援王道的蒋飞军,在工作之余也会坚持爬山锻炼。绝佳的身体素质和洞察力,让他总能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救援是和时间赛跑,专业和体能缺一不可。”他说。

人与无人机:传统经验插上智慧翅膀

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知识储备,蒋飞军成为大陈派出所山林救援的主力军。对于所内共同参与救援的民辅警,蒋飞军会在实战中传授他们救援技巧。比如根据树皮的光滑程度来辨认方向,比如时刻注意毒蛇和野猪夹,保护好自己和群众的安全。在蒋飞军的带领指导下,所内许多民辅警逐渐成长为山中救援能手。

救援队伍的发展成熟让蒋飞军欣慰不已,而“新搭子”警用无人机的助力更是给了他意外惊喜。2023年7月,群众叶先生被困大坞山,蒋飞军和同事连续搜寻多时依旧不见其身影。关键时刻,警用无人机打破僵局,使蒋飞军与同事顺利帮助叶先生脱困。

“2022年以来,我们所通过警用无人机完成了9次救援任务,救援效率提高了不少。”蒋飞军说。科技力量的加持让救援工作更加高效精确,也为警方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脚步与对话:事事件件有着落

山上的救援警情蒋飞军从不缺席、冲锋在前,山下村内的警情蒋飞军也总能及时处理、妥善化解。管区宦塘村坐落在俞家山、勾嵊山的环抱中,这些年,村子抓住“千万工程”实施契机,改善村容村貌,挖掘乡村特色,让美丽风景变成致富“钱景”。

“你们家一层楼这么大只配两个灭火器肯定不够,要及时购置增添。”在村内一家新开的民宿里,蒋飞军和同事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村子就在山脚下,万一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村民和游客的安全,每次检查蒋飞军都会投入百分百的精力,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里。

“我们面对的基本都是老百姓的小事、急事、难事,但只要一件一件认真干,就没有干不好的事。”从警32年,蒋飞军亲历了义乌乡村从传统治理到现代化治理的转型,也见证了基层警务从依靠人力为主的“汗水警务”向科技赋能的“智慧警务”跨越式发展,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平安守护的初心与忠诚。

夕阳下,那个藏蓝色的身影又一次走向大山。那里有他熟悉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溪流,更有等待他守护的一方平安。 通讯员 龚沥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