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葡萄苗“东游记”

日期:04-09
字号:
版面:第06版:教育·校园       上一篇    下一篇

“愿我们的友谊像藤蔓一样慢慢攀爬、越牵越紧、持续向上、永远蓬勃!”4月6日,在春日的晨光里,金华市东苑小学三(13)班学生化身“小小农夫”,抡起锄头翻新土,小心翼翼地栽种一批特殊的葡萄苗。这些葡萄苗跨越4600公里,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一小学出发,带着西北戈壁的风沙,扎根在金华的沃土里。

阳光玫瑰、美人指、巨峰……这些承载特殊使命的幼苗,是新疆独山子一小三(3)班的同学们赶赴奎屯农科院,联合专家团队依据金华气候、土壤特别选育的优良品种。随幼苗一同抵达的,还有一封手绘信件。天山雪莲与金华佛手相映成趣,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书写:“看,这青藤正吐翠,恰似少年共成长!愿浙疆情谊如藤蔓,跨越山河永相连。”这份翻山越岭的心意,被金华孩子们珍藏在班级的“团结角”。

这已是金华市东苑小学与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一小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的第三年。从新疆棉花种子在金华市东苑小学校园生根发芽,到金华向日葵在戈壁滩上绽放金黄,再到如今的新疆葡萄苗落户江南,两地师生用泥土与种子书写着动人的成长故事。

为确保葡萄苗适应江南水土,两地师生通过云课堂建立“云养护”机制。接下来,两校将邀请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指导养护,孩子们则用观察日记记录葡萄生长点滴,科技让两地的种植差异变成了生动的自然教育课。

当江南春雨浸润新疆葡萄的根系,当戈壁长风轻抚向日葵的枝叶,教育的意义已超越地理界限。“这不是简单的种植课。”班主任方竹青表示,“这些由孩子们亲手栽种的植物,恰似最生动的教科书——它们用枝叶书写情谊,用果实见证成长,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长成跨越山河的连心藤。” 本报记者 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