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世界赠予我无趣 也赠予我有趣

日期:04-09
字号:
版面:第05版:晚晴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印象中,儿子从来不夸我。

哦,哦,有过一次,还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某个母亲节,我在床头发现了一张小卡片,儿子留下的,上边画有一颗歪歪斜斜的红心。

儿子之所以吝啬表扬,大概是由于在他才10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把他送进了报社的幼儿园全托,只有周六周日才接回家。这小东西,记仇了吧?唉,那时候我忙得四脚朝天。一个拖家带口的女记者,想当新闻界的劳模,容易吗。

我很有自知之明。在家里虽然不善劳作,却能把儿媳妇发展成“闺蜜”;在外面,更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贴心大姐”,甚至“红颜知己”。在各种年龄段、各个职业群,在大大小小的人物中间,自由回旋、游刃有余。每年春节,我收到的礼物之多,叫快递员跑断腿。

年前,儿媳妇问我:“除夕一起吃饭吗?”我回答:“去外面吃,天气太冷了;自己做吧,实在太麻烦。咱们还是各自解决吧!”反正家里物质丰富。

然后,我们一致愉快地表示:“OK,OK!”完全没有节日仪式感。

对这顿“全中国最看重的家宴”如此“漫不经心”,估计全国找不出第二家。

但我们喜欢。“随意”二字,就在我家的字典里。

这已经不是我们头一回这样迎春节了。记得几年前一个除夕夜,我们突然心血来潮,一家四口全副武装,在小区周边找餐馆。结果只有一家麦当劳开张,我们只好买了一堆汉堡,各自回家吃去。

好友洪萍,可听不得这种糗事。她强烈建议:“叫我先生去接你,来我家一起吃年夜饭!”

她住亚运村,我住奥运村,不远。她的厨艺,更是我们圈里响当当的。

我断然谢绝:再近,近得过我儿子家吗?同一小区,直线距离两三百米。他们过来我过去,分分钟的事。我们做不了满汉全席,做四菜一汤,还是游刃有余的。

只是我们对传统习惯不太热衷,这或许是我从小住校、儿子从小住托儿所的“后遗症”。能偷懒,且偷懒。

不过,给孙女的红包,我是雷打不动地早已备好。

一个人的除夕,也是蛮充实的。你看,冰箱里、桌子上,一堆堆生食、熟食,要在节日中消化,在消化中感恩。然后,在可看可不看的春晚中,胡乱跳跃。也许,冷不丁地,还能发现一个很不错的小品呢……

至于儿子一家吃点啥,我就不管了。反正他们的日子也很饱满。

据儿媳妇汇报,现在父女俩都在埋头写小说。虽然完全没有发表的奢望,但是,图个乐呵,也不错。

先说儿子这头。原来写言情的,沉溺于男女主角的卿卿我我;后来看了一些悬疑小说,马上改题材,开启了一部“希区柯克”风格的。

据说框架超级宏大,人物列表一堆一堆的,时不时把自己难住:从哪儿下笔呢?

不过,“认真”是我的传家宝。由于怕丢失,儿子不管写几页,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机写一遍,电脑写一遍,再誊写纸上一遍。

我孙女这头,也不消停。

仍然由我儿媳妇透露。

那天,小家伙给爸爸念了一段自己写的场景:“某人,左手拿着烟卷儿和打火机,右手拿着红酒和汤匙。左手给烟卷儿点着火,右手拿着汤匙在红酒中搅拌……”

她爸爸说:“你做给我看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然后,父女俩一起大笑!

世界赠予我无趣,也赠予我有趣。“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有盼有乐,无灾无难”,谁说的?

管它做得到做不到,仍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咚咚咚!”有人敲门了。

几张冻红了的脸,出现在大门口:

“妈,我们来和你一起看春晚!”

(司马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