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2时许,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在兰溪市公安局黄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紧急警情:“警察同志,我在芝堰水库附近的山上迷路了……”
“熟悉地形的跟我走。”接警后,黄店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值班民警陈凯梦带领队员火速赶赴现场,同时联系当地生态义警队伍及熟悉地形的村干部,共同展开了一场历时5个多小时的救援行动。
兰溪市黄店镇山峦连绵,自然风光秀丽,长期以来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攀登游览。事发当天,兰溪小伙乐天(化名)休假在家,在小红书上刷到驴友分享的飞桥顶登山攻略,一时兴起独自前往探险,开启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天下午2时许,乐天置身野林,手机电量告急,情急之下匆匆报警求助。接警后,救援队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结合地形分析,初步划定其可能滞留区域,并携带救援装备、饮用水和食物等物资,赶赴报警人所在大致位置。
“为了尽快确定报警人的准确位置,我们还出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飞桥顶周边地形险峻,山体坡度陡峭,加之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陈凯梦坦言,此前还有一对情侣周末到飞桥顶徒步游玩,由于不熟悉路况,被困山上12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如果不尽快找到被困人员,等到夜幕降临视线受阻,将进一步增加救援难度。当救援人员攀爬至半山腰时,手机信号中断,大伙儿只能继续向山顶挺进。抵达山顶后,陈凯梦再次与报警人取得联系,并依据定位信息展开精准搜寻。“我在这里!”当晚7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在一处山腰找到被困小伙。
“野外探险或徒步登山出现迷路,一般是因为大家忽视了提前规划、准备装备和体能准备这三个方面。”资深驴友胡伟华建议,市民在登山探险前要研究线路,包括长度、海拔、难度和所需时间,出发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并将登山计划告知家人或朋友。 本报记者 季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