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年轻人掀起“奶茶改造风”

日期:04-07
字号:
版面:第03版:微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布提:我用奶茶袋制作了一只花瓶,插在里面的花养了10天才换掉。我注意到,有不少网友也在发现属于自己的奶茶改造妙招,互联网平台上正在掀起一场全新的“奶茶改造学”。

“喝完后的奶茶袋不要扔,几个动作就能‘变废为宝’。”近日,记者浏览各大社交平台发现,各类奶茶包装改造的DIY教学视频热度蹿升。评论区里,越来越多的网友将本该是“垃圾桶常客”的奶茶包装改造成洗漱杯、笔筒、多肉花盆、桌面迷你小屋、风铃等创意小物件。喝完最后一口奶茶还能创造出价值,年轻人正用自己的创造力赋予各色奶茶包装新的生命。

“当时是在网上刷到奶茶袋的改造教程视频,就试了一下,没想到配上我的花效果还挺不错,就留下来二次利用了。”“布提”从手机相册里找出了照片,向记者展示她的得意之作:奶茶袋被剪开顶部,折成方正的盒子,内衬的锡箔材质恰好形成防水层,倒上水后,就变身实用的花瓶。“插上了玫瑰、康乃馨还有蝴蝶兰,过了10天才换掉,挺适合养花的。”记者在照片里看到,印着古典花纹的深蓝色奶茶袋和各色花朵温柔的粉紫色意外相衬,放在中式风格的桌案上,和旁边插着蝴蝶兰的普通盆栽比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

这种“低成本美学”的实践者远不止一人。在金华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小曹,将印有春日花卉图案的限定版奶茶袋改造成了桌面收纳盒。在她微博晒出的改造照片里,经过折叠定型的纸袋整齐收纳着文具、便签和日用品,收获了好几名好友的点赞。“没想到免费的包装袋,现在成了我工位上最吸睛的物件之一。”小曹告诉记者,她已经把自己的改造教程分享给了同事,估计不久以后办公室里就会有一道独特的“奶茶风景线”。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除了最基本的手提袋、收纳盒外,关于奶茶的创意还在不断拓展想象边界。比如,网友“君涵”在奶茶袋表面剪出一个圆洞,然后用胶水固定透明奶茶盖,制作出一个简易遛鸟笼;有网友则在奶茶袋子内撑上硬纸板,再用订书机把袋子两侧订在一起,给家中的仓鼠制作保暖小窝;更有甚者直接花一年时间收集不同品牌包装袋,拼贴成波普风格装饰画,或者裁剪作为手账素材……在网友的“二创”下,奶茶包装袋从一次性快消品变成了可供收藏的创意产品,还能够根据品牌调性、杯子容量和杯身风格进行针对性改造。

当大家把奶茶袋改造开发得差不多之后,新的赛道也打开了。无论是奶茶包装中的吸管、杯托还是杯套,都成为网友的创意手工舞台。有人将国潮风奶茶杯改造成微缩景观台灯,有人把喝完咖啡剩下的杯托做成了书架,还有人将杯套拼成了简易隔热垫,更有人直接贴出热门教程,标注了不同风格奶茶适合改造的物品类型:比如透明杯身适配文具收纳,磨砂材质可作药盒,带分隔层的奶茶杯能直接改造成化妆品分格架。“2元的奶茶袋比200元的收纳盒还香”成为年轻人心照不宣的低成本快乐哲学。

有媒体发布的《2024可持续创新趋势洞察报告》显示,77%的中国消费者认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一比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场由奶茶包装引发的改造革命,早已超出省钱的范畴,让环保理念在年轻人的指尖绽放新生。这种转变在数据中得到印证:某视频平台显示,“变废为宝”“创意手工”的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超2亿次,“奶茶包装DIY”视频平均播放量突破50万次。互联网时代滋养的“分享经济”,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协作消费、循环经济的概念。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一种新的生活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可能,从翻新羽绒服到旧衣改造成宠物窝,从自带杯到参与空瓶回收计划,一系列充满创意的改造行动正在重塑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并促成了消费行为上的转变,让可持续发展从一个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生活准则。

这场“奶茶改造”也开始反哺商业创新。一些茶饮品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营销机遇,纷纷推出奶茶二次创作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自带改造图纸的奶茶包装,甚至扫码就能看AR改造教程的智能杯套——毕竟这届年轻人,连喝奶茶都要喝出沉浸式体验。下次喝完奶茶别急着扔包装,说不定你手里的,正是下一个爆款设计的原材料。

本报记者 何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