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嫁给中国》的后续很暖很悠长

日期:04-05
字号:
版面:第04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1998年,杜承荣患上癌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临终前,他心心念念的一件事,便是催促瓦格纳补回丢失的奥地利国籍证明书。拿到国籍证明书后,瓦格纳立即拿到他床前给他看。杜承荣生命最后一刻,是微笑离开的。

“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人,这份姻缘也离不开父亲对她的疼爱。因为彼此相爱,所以母亲才会在艰难困苦时,始终不离不弃。”杜丽华感慨道。

2003年,瓦格纳病逝。子女遵照她的遗愿,将她与丈夫合葬,实现了“生同衾,死同穴”的誓言。整整68年,瓦格纳如同扎根在中国的一棵大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枝繁叶茂。他们的爱情故事被拍成纪录片《嫁给中国》,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芬妮的微笑》。

岁岁年年

“我大哥叫杜强华,象征富强的中华;二哥杜兴华、大妹妹杜韶华,象征欣欣向荣的中华;我叫杜丽华,是美丽的中华;小妹妹杜爱华,热爱中华,这些名字是父亲起的。”杜丽华告诉记者,他们的名字,是父母对祖国的感情和祝福。

他们的身上,也延续着父母的品质。“母亲一生节俭,父亲当教员时,家里收入还行,可母亲很节俭,衣服都是自己做。嫁到东阳农村后,母亲就从头开始学做农妇。”杜丽华回忆,“父亲学识渊博,会德语、拉丁语、日语,还是我的英语老师。在他的支持下,我有勇气在37岁那年重新开始学习,并当上了英语教师。”

杜承荣与瓦格纳的结合,架起了联结中奥友谊的桥梁。在奥方的帮助下,杜丽华兄妹五人多次前往奥地利,与大洋彼岸的亲友建立了联系。过去数年,每年的圣诞节,他们还会用德语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贺年信。母亲的国籍证明书,由时任奥中友好协会会长的卡明斯基送来中国。时任维也纳副市长的斯瓦伯达说:“我感到敬佩的是瓦格纳女士能在文化、生活差异如此大的地方,与当地人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这意味着地球越来越小了。她的故事从灵魂和精神各方面讲,对两国人民是有深远影响的。”

如今,兄妹五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每年清明、端午、冬至、中秋、春节都会相聚,有时间也会相互看望。每年圣诞节,孩子们都会做一棵手工圣诞树,放在父母的遗照前。2012年,大家去昆明给大哥过了八十大寿,如今除了小妹妹,几个兄妹的年纪都已经“超过”母亲。

风过,花束微动。泉塘山上的思念,就像这春日繁花,岁岁年年,从未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