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在地球另一端 85后兰溪华侨架起中萨“友谊之桥”

日期:04-03
字号:
版面:第07版:深度       上一篇    下一篇

踏上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再转机抵达萨尔瓦多首都……这样10多个小时的飞行,在过去13年时间里,兰溪籍华侨范俊每3个月都要经历一次。这名85后不仅在当地创办了第一家中国私营企业,更致力于中萨两国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文化,如今他还将跨境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触角延伸到中美洲的更多国家。

在位于义乌金融商务区核心区块的亚洲投资(美洲)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总经理范俊。落地窗外都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楼宇,他指着其中一栋告诉记者,里面有一层是他们公司正在装修的总部。“未来,这里将承载更多的中萨双边贸易,并将产业影响力拓展得更广。”范俊踌躇满志,两天后他又将踏上万里之外的创业热土,这一次他们将赴萨尔瓦多邻国洪都拉斯开发第一个中方房地产投资项目。

让陌生的土地更温暖

范俊出生于1987年,是兰溪市黄店镇甘溪村人。2012年,任职于兰溪一家LED企业的范俊被派到海外从事贸易工作,这也是他第一次出国。

彼时的萨尔瓦多尚未与我国建交,当地华侨华人不多,由于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交流并不方便。选择萨尔瓦多,范俊有自己的考量。他回忆,出国前,他在世界地图上寻找过萨尔瓦多的位置,这个位于海滨的“火山之国”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这是一片相对空白的市场,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开拓,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与发展潜能。”

空白预示着机遇,也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一开始,范俊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但他没有退缩,积极学习语言,努力适应生活。2013年,他辞去工作,开启自主创业之路。

前两年,范俊最渴求的就是“融入”。过程中,他发现当地华侨遇到法律、移民等问题时,经常缺少帮助。2016年,他结识了一位在中美洲华人圈子里颇有声望的巴拿马华侨,他是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会长,在他的影响下,范俊与当地华侨华人一起组织成立了萨尔瓦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如今范俊是萨尔瓦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下文简称“统促会”)会长,他告诉记者,成员都是当地的华侨、华人,致力于在萨尔瓦多民间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相关政策,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夕的华人春节联欢会,会在当地掀起中国热。“身处异国时,内心的爱国之情更被激发,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国际朋友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刚去萨尔瓦多时,当地人对中国并不了解,他们以为中国还很落后,甚至有人以为中国人都像20世纪的中国功夫电影里那样梳着长辫子。”范俊说,经过年复一年的交流、宣传,萨尔瓦多人民对中国文化越来越了解。除此之外,范俊还会与萨尔瓦多的政府部门定期联络,帮助在萨华人解决法律、税务、海关、移民等相关问题,为当地华人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利益……这些努力,也为此后两国的建交埋下民间友谊的种子。

见证中萨两国建交

2018年8月21日,对范俊来说是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与萨尔瓦多建交。

建交前夕,范俊与“统促会”成员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他陪同使馆人员找办公场地,带使馆人员尽可能多地了解萨尔瓦多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作为见证者与亲历者,当看见中国驻萨尔瓦多大使馆扬起的五星红旗时,他的内心汹涌澎湃。

“两国建交后,给在萨尔瓦多生活工作的华人带来许多便利,比如文件公证、税务咨询等。”范俊说,为促进两国友谊,建交后中国给予了萨尔瓦多很多帮助。2022年,中国与萨尔瓦多签订了自贸协议,许多中国产品进入萨尔瓦多可享受免关税政策,促进华人更好地在当地开展贸易工作;去年,中国援建的萨尔瓦多国家图书馆竣工,这是中美洲最大的图书馆,让越来越多当地人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愈发友好。

“强大的祖国,永远是在外游子背后最坚强的依靠。”范俊说,正是基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他在中萨建交后在当地投资建厂,成立萨尔瓦多第一家中国私营企业,主营LED、太阳能光伏板销售等。“在与当地官员的交流中,他们告诉我,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东方力量,这股力量是友好的、平等的,中国是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逐梦的和平大国。”

如今,范俊的生意圈与朋友圈越来越大。他在兰溪老家成立了合资企业,致力于中萨两国的双边农业贸易,计划将萨尔瓦多的咖啡进口到国内;他还将视线聚焦2023年刚与中国建交的洪都拉斯,计划在当地投资兴业。

13年来的海外创业经历让范俊认识到,勤劳、勇敢、坚韧是中国人的成功基因。“跑了那么多国家,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国速度是无法比拟的。中美洲的经济投资前景巨大,在制造业、创新产业等领域合作空间很广,我希望找到更多创业机会,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萨友好做点事。”

本报记者 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