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报已经送到快递驿站了,等下班了就去取。”4月的第一天,在金华工作的盛经纬查看了物流信息,前几天特意到杭州发出的电报,周一寄出,周二抵达金华。
而这一份属于电报的浪漫,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近日,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发出公告:杭州地区的电报业务将于5月1日起全面停止。这意味着5月之后,全国只有北京能发送电报了。
盛经纬的男友诸葛枫渝得知这个消息,便专门去了一趟杭州,只为给女友再发一份电报。
写信、寄明信片、发电报
在纸上感受“从前慢”
“第一次发电报也是给女朋友,在网上找人从杭州代发的,包括地址和内容一共30多个字,费用是15元。”诸葛枫渝说。
在流水号数为WLX3052的邮送电报信封里,装着一张A4大小的纸张,上面印着收件人地址和电报内容,落款为2024年12月24日,还盖着一个“中国电信浙江杭州报话中心电报1”的红色印章。“发过来的电报装在EMS的快递袋里,收到时还是挺意外的。”盛经纬说,那是她第一次收到电报,也是第一次看到,特别有纪念意义。
如今, 虽然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打电话、发微信都很方便,诸葛枫渝仍经常会给女友寄信,写“悄悄话”。“从去年11月开始吧,当时我在西藏看到一个主题邮局,就给她写了一封信。”他说,那之后他就喜欢上这种有趣的方式,时不时会把面对面无法表达的话,写在纸上寄给盛经纬。有时是外地旅游时挑选的漂亮明信片,有时就是同城普通的信件。
每次收到读完,盛经纬都会细心地收起来,放在专门的铁盒里。“到现在有20多封了,我也会给他回信。”因为住的地方不远处就有邮局,对于寄信这件事,两人已经是熟门熟路。这段时间,诸葛枫渝还热衷于和全国甚至全球各个角落的网友交换明信片,“最远的有美国、巴西的笔友呢”。
第二次发电报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上周六,诸葛枫渝和盛经纬坐高铁到杭州,目的地是拱墅区体育场路356号的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这里是杭州地区唯一能发电报的地方。这阵子,营业厅里多了不少特地赶在“退市”前来发电报的人。
电报营业室位于二楼,门口的小圆桌上立着发电报的填表范本。“我们去的时候不用取号,前面排了两个人,一会就领到电报专用稿纸了。”诸葛枫渝提前准备好了电报内容,拿来稿纸对照抄写。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第一次填写时格式没写对,只得重写了一遍。“电报专用稿纸白纸绿格子,需依次填写收报人姓名、地址、电话、发报内容。一行十个空格,一个空格填一个字符,发电报的价格按字符计算,每个为0.14元。”诸葛枫渝说,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价格从1992年开始就没变过,但要求现金支付。当天,他写了3张纸,一共125个字符,付了17.5元。
他填好后交给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对方将这张电报拍照核对并编码后,通过传真的方式发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9号的报房,由那里唯一的专职发报员任宏打印、核对盖章,并放入专用的信封送到邮局寄出。据介绍,去年年底,杭州最后一台发报机因为配件太旧无法修复,宣告“退役”。今年12月,任宏也即将退休。
1883年,浙江省正式开通电报业务。20年后的1903年3月,金华开办了电报业务。目前,全国还能发电报的只有北京和杭州两处,很多地方已经停止发电报的服务。
本报记者 潘慧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