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义乌国际陆港电商城的楼宇间,能感受到静谧下涌动的活力。这座位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义乌区块的重要电商产业集聚城,吸引近800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其中,年销售额过亿的骨干企业超30家。
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需要技术与市场的结合,而作为义乌电商产业的核心载体,人才这一鲜活的生产力,支撑着外贸行业直面全球化的风口,顽强而坚定地寻找新生。浙江温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投科技)紧抓机遇,以企业平台推动电商人才培育。
定位明确,赢得职场先机
眼下跨境电商已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但跨境电商人才依然紧缺。《国家“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显示,2025年我国电子商务相关从业人数预计达到7000万,但电子商务人才缺口985万,体现在行业层面就是招人难、跳槽频繁。
“在温投科技深入学习跨境电商专业,成了我踏入社会的起点。这里除了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融洽的团队合作,还有跨境贸易的商务氛围和实操体验,可以让我这样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去年刚从江西某高校毕业的江波表示,在温投科技的半年多时间给了他极大的成长空间,让他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目前他已经和同事成立了直播达人孵化公司,预备将优质的国产商品介绍给全世界。
作为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批发经销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境电商贸易公司,温投科技曾经在义乌最早参与阿里巴巴的橙功营、百团大战、寻梦等商业计划,并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天猫、诚信通、抖音等平台开设店铺。
2013年,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温投科技董事长姜永忠开始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快孵平台,以人才输出这一模式,融入义乌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洪流。十余年来已与30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在促进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公司旗下的“匠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五大体系拉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引”——以就业见习实训为载体招引大学生;“留”——坚持“文化留才”留住大学生;“孵”——以创业导师队伍为保障,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补”——以“人员成长、资金帮扶、税务筹划”等12项补助服务大学生;“创”——以1000多家合作供应商资源供给为特色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先进理念在义乌落地生根,助力金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创业创新正当时
20世纪末期,义乌第一代商人凭借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打造出了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城,这是义乌商业发展的奠基阶段。创新未有终章,开放持续进行。从拿着小商品面对面地讨价还价,到电商园区的全球买卖,这种“县域市场+跨境贸易”的模式转变背后,是贸易方式和市场需求的更深融合。
新一代义乌商人面临全球化竞争加剧、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需要知识和科技做支撑。利用知识可以更好地洞察全球市场需求、优化商业运营模式;依靠科技,如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供需、跨境电商平台提升交易效率、智能化物流保障商品流通,助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贸易新格局。
企业要成为“常青树”,必须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才能更好应对外部挑战、突破自身瓶颈、抓住发展机遇。重视培养、锻炼大学生创业者,有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薪火相传。
温投科技让有能力、有梦想的青年成为公司合伙人,共享集团的资源与平台。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到温投科技的第一个岗位是客服接单,团队负责人定下目标,相关成员成立小组、团队作业,找样品、拍照上传,大家各司其职,如期完成目标。经过一次次的实操,战到最后的成员开始接单,完成角色蜕变。进入温投科技的100名大学生,上岗后半年有一半左右会离开,一年后有20名可能成为骨干,两年后有两三名自己带队创立公司。这样的实战淘汰,让年轻的大学生得到锤炼并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温投科技已累计吸引35000余名大学生到义乌实习就业,成功孵化100余名大学生及创业青年在义乌创立公司,并创立了凰逅、梵蒂安等四大品牌。为此,温投科技被金华、义乌两级政府认定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义乌市“电子商务示范单位”、义乌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阿里巴巴集团“B2B跨境电商寻梦示范基地”。
义乌以其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许多像温投科技这样的企业也以自己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巩固了义乌作为全球电商枢纽的地位,为全面深化跨境贸易提供“义乌经验”和样板。
义乌国际陆港电商城的写字楼里并不喧哗,但接单员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里透着活力,让记者感受到义乌的贸易根基正在与数字浪潮交融。
对话掌门人
企业与地方营商环境相辅相成
浙江温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永忠:我2001年到义乌创业,一直扎根在这里,脚步遍布全球的温商,最集聚的地方就是义乌。这么多中外客商愿意留在这座城市,正是义乌优良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为义乌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义乌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并成就我们,我们的企业反哺义乌,共同成长。
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不仅要将政府的各项政策、指示传达到位,也要全力为企业发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近年来,随着金华(义乌)温州商会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对金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也与日俱增。金华市委市政府聚力攻坚“港”“廊”“链”,要吸引全国各地的商人前来创业并真正留下来。
以我们公司创新打造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平台为例,目标就是为义乌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培育一支富有市场开拓精神、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市场洞察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队伍。
展望未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继续扩大招引人才力度,通过集中选人、培训进行人才储备,持续助力外贸企业尽快实现盈利,为金华的跨境电商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本报记者 方令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