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少年:在广场舞音乐喧嚣的社区广场上,我被两名少年的沉浸式舞狮练习吸引了。“小狮子”在喧闹中跃出锋芒,狮头扬起时我仿佛看见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让人忍不住说一句:“‘小狮子’,只管为梦想冲冲冲,总有人为你喝彩!”
社区广场上跑来一只“小狮子”
南苑社区的广场上,路灯一亮,音乐就响了起来。在一群跳着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旁边,一群孩子正围着什么兴奋地鼓掌欢呼。走近一看,竟然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在人群中穿梭!
这只“小狮子”可不含糊,尽管四周嘈杂,但它身手敏捷,时而跃起身躯,时而摇头摆尾,逗得孩子们笑声连连。练习结束,狮头一摘,露出了两名小小少年的脸庞。
举狮头的是王博涵,舞狮尾的是王诗颖,他们是南苑小学五(6)班的同班同学,如今更是舞狮场上的“黄金搭档”。
王博涵与舞狮结缘已有3年,起初是在父母牵线搭桥下,拜了一名痴迷舞狮、经验丰富的师傅。学的第一课是扎马步。“四平马步要蹲得稳稳当当,我前后加起来练了整整5个月,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王博涵笑嘻嘻地回忆。扎稳了马步,接着练平衡、练力量、练速度,一年多的时间就这样在汗水中悄然流逝。
王诗颖则笑称自己是“自由派”舞狮选手。没拜过师傅,全靠自己找视频边学边练,有时候还得靠外公的“秘籍”指点一二。“我外公年轻时是农村舞狮队的成员,那身手可不是盖的。”小姑娘一脸骄傲地说。
说到为什么迷上舞狮,两个孩子的答案竟然如出一辙:“都是因为看了电影《雄狮少年》,太燃了!看完就忍不住想试试,然后就爱上了舞狮!”
“雄狮仰望”中舞出金华少年样
“这个动作叫‘雄狮仰望’,这个动作叫‘万流归宗’……”12寸的训练狮头,左右直径50厘米,狮被近150厘米,着实不小。王博涵和王诗颖并不比同龄人高大壮实,却非常认真地举着狮头练习站立、走动、跑跳,许多动作栩栩如生,但更多的是失败重来。
事实上,王博涵和王诗颖搭档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一年。之前王博涵有另外的搭档,王诗颖也只是默默地喜欢着舞狮。没想到去年老搭档退出,新组合这才得以“登台亮相”。现在,两人正一起坚持着这个并不轻松的爱好。
练舞狮苦不苦?两个孩子都说:“苦啊!一个动作就要练好久好久,举狮头的手都酸得抬不起来了,舞狮尾的永远脸朝地,只能用眼角余光观察,一不小心就撞在一起了。”但是,这些苦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王博涵去过广东潮汕地区,在那里他看到了现场舞狮表演,全程十分激动:“跟他们比我还差得远呢,但还是很激动,恨不得参与到演出中,因为舞狮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快乐,狮头一举,我就是狮子。”
王诗颖在去黄山旅游的时候,也碰上了当地的舞狮表演。她可是个“社牛”,现场就给师傅们表演了一段,不仅得到了很多鼓励和指点,还有师傅问她要不要拜师。虽然外界普遍觉得舞狮是男孩子的项目,但王诗颖可不在乎。她看到广东7岁女孩林熙悦把舞狮从街头舞上春晚后,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女生舞狮也可以舞得很精彩,也可以成为舞台上的焦点。”
传统文化不单单要被看到,更应该被热爱。两名少年的父母和周围的师长看到了这份热爱,都选择支持。“我妈妈说生日的时候要给我买个很漂亮的狮头。”王诗颖满脸期待地说。班主任张敏娜邀请王博涵和王诗颖在班队课上表演,并鼓励他们接受新挑战:在运动会年级集体项目“醒狮操”中表演舞狮,现在两人正抓紧练习准备呢。
本报记者 翁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