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金华晚报

去海岛体验 最浪漫的“变形计”

日期:03-10
字号:
版面:第03版:微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海星:凡尔纳曾在自己的小说中写道:“世界尽头的灯塔,是一簇稳定的光芒。”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世界的尽头,但有人真的来到灯塔,志愿守护了这簇光芒10天。很好奇,他在这10天里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守护结束时,他又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感悟踏上归途?

是浪漫,也是一次“相信光”的坚守

说起自己守灯塔的“战绩”,陈旭东有点小骄傲:“5次上岛,两度参与志愿服务。好多人年年摇号都摇不中呢。”

这个摇号都难中的志愿活动就是北麂山灯塔值守,因为服务环境面朝大海、仰望星空,也被网友称为“最浪漫的志愿者工作”。灯塔位于温州瑞安北麂岛,是我省温州海域唯一有人值守的国际一级大型灯塔。201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灯塔值守志愿服务活动。

2021年,37岁的陈旭东已在金华从事了十几年传媒工作,偶然间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北麂山灯塔值守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看着蓝色大海和鲜红的灯塔照片,陈旭东的心蠢蠢欲动。

“我很喜欢大海,也看过很多地方的大海,如果有机会能在海岛守护一座灯塔,我觉得挺浪漫的。”陈旭东说。很幸运,他在当年就成为志愿者,并于2021年7月份第一次登上了北麂岛。

“刚下船就瞥见一座红色的塔身矗立在高高的山顶上,十分醒目。”陈旭东回忆。作为志愿者,他要负责的工作并不复杂,以日常事务为主。“每天清晨,我第一项工作就是拉上灯塔的窗帘,避免灯具被阳光长时间照射而损坏,到了傍晚时分要将窗帘拉开,并打开灯具,让灯光洒向大海。”陈旭东说,“还要升降国旗、海事旗,以及打扫灯塔周围的环境卫生。”

从“城市白领”到“海岛渔民”,恪尽职守的工作只有一个目的:保证灯塔的灯光永不熄灭。日复一日做着简单琐事,这也让陈旭东在“远离尘嚣、满天繁星”的滤镜之外,察觉出独属于这份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使命,“灯塔就是一个坚持的象征,它伫立在海岛上,每天用光指引船舶航行的方向。我们守护灯塔,就是在简单的重复中学会坚守这份使命”。

整个志愿服务时间为10天,陈旭东说熟练掌握灯塔站所有机器的运行情况就至少需要3天,其间再做一些设备清洁、巡检等工作,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离开的那天充满了不舍。”陈旭东说,“心里也已经明白,所谓浪漫,不过是有人愿意在孤岛上,把简单的事认真做下去。”

是孤独,也是37海里外的治愈

带着这份不舍结束志愿服务后,陈旭东分别在2022年9月、2023年10月、2024年3月3次上岛游玩,并在去年7月份二次入选志愿服务。为什么会反复来到灯塔周围?

“我是一个安静的人,平时也喜欢一个人待着,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太孤独,但在岛上,我发现孤独也是一种治愈。”陈旭东说。第一次志愿服务,让他揭开了这座灯塔的神秘面纱,也发现了海岛鲜为人知的温情。

“?那里离瑞安市区有37海里??,差不多70公里,岛上原住民很少,也都上了年纪,到处是原生态的石块房屋。这里不用挤早晚高峰,也没有‘996’,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和物都格外淳朴。”陈旭东说,“有一天下午,我去岛上的壳菜岙村买饮料,大老远就看见两个回岛过暑假的孩子,他们手拿零食从小店里开心地走出来,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海风吹散了暑气,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完成工作后,陈旭东喜欢在岛上到处转悠。一遍遍走过那些小路和渔村,这里的一草一木、每名村民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利村是‘岛上CBD’,壳菜岙村是特别的闽南语村,村头小卖部的阿婆每次见到时都会和我打招呼……”

第二次做志愿者,陈旭东开始更多地用心感受细节:“有时我会半夜起来坐在大厅里,看看海面上的渔船灯火,也会到灯塔二楼的平台上看看月亮。背靠着灯塔,看着灯光旋转着照向远方,特别安心。”

他会很自然地把灯塔称为“我们的灯塔”。“做志愿者时,一到饭点就会听到灯塔工作人员喊一声‘回来吃饭啦’,这种归属感与普通旅游完全不同。”

陈旭东记录的灯塔生活和岛上见闻,激发了周围不少人参与守灯塔志愿活动的念头。“回单位后,好几名同事也报名参加志愿活动。对于在城市中忙碌的人,这种体验真的很有意义。”陈旭东说。

本报记者 翁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