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5年金华市青少年(儿童)游泳分站赛(第一站)在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完赛,来自各县(市、区)19支代表队的314名小“泳”士参与竞逐。
“此次比赛设置男、女6岁组至12岁组共14个组别,包含50米自由泳、50米仰泳等9个项目,使更多少儿游泳爱好者找到适合自身的比赛项目。”赛事的技术代表周艳介绍,自推出《金华市振兴游泳项目十条举措》以来,我市在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冠军赛的基础上,增加了青少年游泳分站赛,吸纳小年龄段选手和俱乐部等团体参赛,让市县两级青少年游泳赛事贯穿全年。“比赛让小年龄段的选手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也在小选手的心中埋下了竞技的种子。”
虽然参赛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小,但在泳池中毫不露怯,用流畅的泳姿展现了熟练的游泳技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我今年11周岁了,想参加更多的比赛,早点拿到二级运动员资格。”来自湖海塘小学的李羿萱此次作为金华开发区代表队的队员参赛,参与了200米混合泳和50米仰泳项目的比拼,并在200米混合泳项目中突破了自己的最好成绩。李羿萱说,自己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游泳,几乎每天都要训练,暑期还要一天两训。“训练很辛苦,但我喜欢游泳,如果能在比赛中拿到奖牌就更高兴了。”
比赛现场,不少教练也在一旁仔细观察,挖掘泳池中的“未来之星”。市游泳队执行教练胡梓阳就发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他介绍,挑选孩子时,除了看专业潜能,还要看心理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的表现。
曾经,胡梓阳也是金华市游泳队的队员,后选入浙江省游泳队。去年,他以教练的身份再次回到了熟悉的泳道。对于金华游泳项目的发展,他有着切身的感受。“以前我们训练,是在小区的非标准泳池,只有寒暑假才能到新华街的标准泳池集训。现在孩子们的训练条件提升太多了。”在胡梓阳看来,当下的金华游泳项目,更讲究全队一盘棋,频繁的赛事活动不仅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扩大了选材面,中青结合的教练梯队也能走得更稳。
金华游泳项目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金华市游泳队队委会副主任陈征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发布《金华市振兴游泳项目十条举措》《金华市世界冠军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运动员伙食补助、训练补贴、跟踪培养等激励政策,完善“124”体教融合体系,为优秀运动员引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竞技体育比拼的是谁有更科学、更精细的训练和保障体系。为此,市游泳队聘请奥运冠军教练蔡力为总顾问,引进省队退役运动员配套组建专业教练团队。此外,主动向上对接,邀请省队二线优秀教练员来金指导,不断提高我市教练员业务水平。
目前,金华市游泳队共有队员160人。在年初的浙江省第45届迎春杯青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上,金华市游泳队夺得三枚金牌,前三名10人次,同比增加43%;前八名65人次,同比增加71%。
“我们目前在谋划举办‘振兴杯’等游泳赛事,也在和场馆积极对接建好专业体能区,在保障好运动员训练的基础上,以赛代练、以赛促训,提升年轻小将们的竞技实力。”陈征说。
本报记者 方璟/文 楼冀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