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管阿姨因足跟出现剧烈疼痛,无法走路,在家人陪同下找到金华广福医院就诊。接诊的骨科主任侯力强给予封闭和小针刀治疗两次后,疼痛缓解,可以走路。
几天前,管阿姨开心地和家人逛夜市,结果足跟再次出现疼痛。不走路时脚跟胀痛,脚跟着地走路时刺痛,她只能足尖着地踮着脚走路。随后吃了止痛药,做了理疗并结合锻炼,但没什么效果。这样的状态严重影响生活,管阿姨不得不再次来到广福医院就诊。
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侯力强给管阿姨检查诊断后,结合病情提出两条治疗建议:1.继续做封闭和理疗,结合功能锻炼。2.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开放手术或者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管阿姨和家人商量后,决定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后,侯力强团队给管阿姨在麻醉下做了内镜下跖腱膜松解,跟骨减压联合骨刺切除,关节松解。术后第二天,管阿姨小心翼翼地试着下地走路,发现足跟可以落地了,疼痛感明显减轻。
据了解,跟痛症是引起患者足跟部疼痛的一系列症侯群,具体可由跖腱膜炎、跟骨高压症、跟骨骨刺、跟垫炎、跟骨骨膜炎、跖腱膜断裂、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卡压症、跟骨疲劳骨折等足部疾病引起。该病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尤其以长期站立、行走或身体肥胖者较为多见。患者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患病群体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
跟痛症治疗手段多样
侯力强建议,患者出现足跟部疼痛时,首先要明确导致疼痛的原因。结合门诊接诊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早期经过保守治疗也比较有效。比如,患者可服用止痛或活血化瘀的药物,通过理疗、牵拉训练,或者使用夹板、支具等方式进行治疗。中期可采用封闭、小针刀、体外冲击波治疗,或者射频治疗,可缓解疼痛症状。
对于晚期顽固性疼痛,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的,可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是开放手术,包括骨刺切除、腱膜松解,创伤大,不能显露病灶,术后需长期康复,恢复较慢。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手术可以像做胃镜一样方便医生直视下处理病灶。内镜下跟骨骨刺切除和跖腱膜清理术、跟骨减压治疗跟痛症的特点在于创伤小、视野清楚,可同时完成跟骨骨刺切除、跖腱膜松解、止点清理、跟骨减压、关节松解。而且手术后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比较容易接受。
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跟痛症
侯力强建议,晨起下床走路或久坐后走路,如果出现足跟部疼痛,可能是跟痛症,建议患者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跟痛症,预防更重要。预防要注意做好以下这些措施:1.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担。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老年人走路锻炼要适度,有跟痛症要注意休息,避免走路刺激加重病情。3.穿着合适的鞋子,比如宽松、柔软的运动鞋,避免穿高跟鞋。4.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预防并治疗轻症跟痛症。5.平时可以通过脚底踩瓶子进行锻炼。如果出现跟痛症,切勿自己盲目按摩,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牛角、竹木等硬物刺激疼痛部位,以免加重病情。6.如果有足弓异常的情况,可选择足跟支撑鞋垫,减轻足底压力,缓解疼痛。7.老年人平时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汪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