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尹婵萱 文/摄
9月28日,2025“第六届‘礼遇南孔·古城烟火’市民摄影节暨全民手机摄影展”在衢州市美术馆正式开展。9月27日,“丹青双璧·画以载道——两岸故宫珍藏书画复刻精品展”在衢州市博物馆开幕。
这两场展览,是2025衢州南孔文化旅游季活动的一部分。从8月起,连续六个重磅展览陆续开展,从历史文物、文化脉络、古今对照等角度展现、探寻南孔文化,组成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文物展:叩问南孔厚重历史
9月28日,已开展近两个月的“南孔圣地 儒风浩荡——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发掘展”和“不止风雅——史绳祖的精神世界”展厅内,前来观看的市民、游客仍络绎不绝。
今年8月初,衢州市博物馆经过改造后重新开放,策划了这两个重磅全新展览。“南孔圣地 儒风浩荡——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发掘展”通过“南孔叩墟:发掘的缘起与实践”“遗址揭秘:考古发现与礼制实证”以及“南孔精神:从遗址到文脉的传承”三个单元,聚焦和再现1998年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遗址的发掘工作,以考古之光重绘儒学南渡的轨迹。在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历次遗址发掘的历史照片,以及墙绘、瓦当、滴水、砖构件等出土残片。除了发掘过程,展览对南孔文化中礼制营构及其伦理象征、歇山重檐的等级表达等也进行了详细介绍。正如展览说明中所表达的:南孔精神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凝固在遗址砖瓦、碑刻、器物中的文明基因。当考古探铲叩开历史的封土,参观者从建筑基址、礼器遗存中触摸到的,是儒学南传进程中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
“不止风雅——史绳祖的精神世界”展览,首次集中展出衢州地区出土的南宋史绳祖墓珍贵文物30余件,含国家一级文物7件。史绳祖师承南宋大儒魏了翁,曾入掌南宋朝廷军器监,虽以文翰立身,但多次抗击蒙古铁骑,治政素以“视民如伤,爱民如子”为训,晚年寓居衢州。通过展览,参观者可以一窥史绳祖作为南宋时期儒家士大夫的生平经历、内心世界,并感受南宋时代的芳华气韵。
书画与文化展:触摸南孔文化脉络
“丹青双璧·画以载道——两岸故宫珍藏书画复刻精品展”,精心遴选并复刻展出来自两岸故宫博物院的70余件书画精品,有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南宋画家江参的《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绘画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
由南宋衢州画家江参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长约8米,用水墨描绘江南景色,意境开阔,景物众多。主办方表示,江参笔下山水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与南孔文化倡导的“仁者乐山”境界异曲同工,画中展现的自然观照,是儒家“格物致知”思想的艺术呈现。
9月12日,另一场儒风绵延的文化展——由济宁、衢州两地宣传部、文旅局联合主办的“‘泗淛同源·礼运大同’2025孔子文化交流展”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宁市开幕。这个展览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紧扣“泗淛同源”的历史渊源与“礼运大同”的理想愿景,从“殷殷嘱托”“大哉孔子”“传承发展”等多个维度,全面呈现了衢州与济宁两地的文化渊源,以及在祭孔大典、孔子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果。现场共展出图片260余幅、实物70余件,陈列了祭器、典籍等实物展品,并设有两市文创产品展销区。
自2021年在衢州举办泗淛同源展以来,本次是首次将展会地点设在山东。从济宁到衢州,一条文化的长河跨越山河,将两座城市紧密相连。本次孔子文化交流展,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两地携手书写文化交流与传承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影像展:探寻南孔今日风采
9月25日,位于市区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衢麓讲舍内人来人往,以“孔象”为主题的新影像艺术展在此展出,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参观欣赏。展览共设五个展厅,集中展示占有兵、周子杰、赵梦佳、陆颖、傅为新、陈浩、程新皓、陈晓峰八位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呈现方式,展现他们眼中的衢州和世界,探寻南孔圣地衢州的今日风采。
展览总策划、衢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军表示,衢州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希望大家通过一场特别的影像展,去重新发现、感悟这座城市,也希望这场展览为古城赋能,使这座古城在千年儒风中继续焕发新的光彩。
“2025第六届‘礼遇南孔·古城烟火’市民摄影节暨全民手机摄影展”,则是一场更接地气的“全民文化狂欢”。该展览面向全市摄影爱好者征集有关衢州的影像记忆。在展出作品中,从来自各行各业民众的手机镜头下,衢州这座古城的美丽与烟火气扑面而来:波光粼粼的信安湖面上,帆板踏浪而来;古城墙下,游客举起手机大笑合影;水亭门的古戏台上,全副行头的婺剧演员投入地表演;晨光熹微中,父女相伴沐浴阳光晨跑;大雨倾盆的图书馆窗前,莘莘学子埋头苦读;上班高峰期的老街拐角,早点摊上冒出缕缕热气;秋天的胡柚树下,农民们卖力地进行直播……
这是一场集“时代性、群众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摄影展,以镜头为笔,记录古城的鲜活当下。自2020年创办以来,一年一度的市民摄影节暨全民手机摄影展已成为展现衢州风貌、诠释南孔风采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