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钧毅) 近年来,衢江区以提升粮食产能为核心,以“多田套合”为载体,推进“藏粮于地”战略,通过协同推进耕地功能恢复、永农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田块整合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农田抗灾能力和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9月15日,在衢江区全旺镇的全旺畈粮食生产功能区,连片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平整开阔,晚稻长势喜人。衢江区水龙家庭农场负责人涂育文感慨地说:“以前每到六七月,这里就容易发生内涝。如今灌排渠道畅通了,再也不怕淹了,今年早稻产量明显提高。”
作为全省绿色农田建设计划项目之一,衢江区全旺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共建设绿色农田3000亩,改造5座堰坝、10条灌渠衬砌、2条排渠以及10条田间道路,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显著提升农田抗灾能力。在大渠内的堰坝,闸门既可通过机房控制,也支持远程调度。田间还配备大田四情监测、水情监测、大田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保障作物生长环境,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
全旺镇作为衢江区产粮大镇,结合多田套合建设计划,重点挖掘潜力地块,通过“分类定策、逐步攻坚”“做通大户、带动小户”等方式,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扩面。目前,全旺镇永农、高标准农田现状套合率已达85%。
在衢江区横路办事处东方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图景让种植户喜笑颜开。种粮大户赵明亮的450多亩早稻亩产达到500多公斤,比去年增产约30%,“现在机械进出方便多了,插秧机、收割机都能直接下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力物力的成本也降了下来。”
据了解,横路办事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整理土地503亩,改良土壤1285亩,新建衬砌渠道11.6千米、机耕路7.8千米、生产道路1.2千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从2011年开始到2024年底,衢江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6.4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3.12万亩。2025年,衢江区结合地域特点,重点完善山区灌溉水源、平原区田块归并和机械化配套等建设内容,计划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95万亩,涉及16个乡镇。项目计划9月底正式进场施工,预计明年4月之前完工,届时全区永农、高标准农田多田套合率将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