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瑜琼 文/摄 通讯员 王瑞琦 江潇俊
9月21日,记者踏入常山县何家乡长风村溪东自然村,看见摩天轮高高耸立,主题水上乐园里欢声笑语不断,特色民宿错落有致……
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小村庄,凭借着一系列有效举措,将原本的山水美景成功转化为极具吸引力的引流资源,且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浙西童话村”。
“多亏了常山农商银行的全方位助力,如今外出务工的村民们也陆续回到村里,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长风村村干部方丽君欣慰地说。
溪东自然村,这个依偎在长风水库之畔的小村庄,恰似一颗被大自然眷顾的明珠,被青山绿水环抱着。然而,往昔岁月里,传统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村里的青壮年无奈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谋生计。而闲置的农房与荒地,在村内四处散落,尽显荒凉。守着大好的山水资源,却苦苦寻觅不到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无疑成了村民与村干部心头的一块心病。
2021年,长风村村“两委”换届后,班子成员们经过反复研讨,毅然锚定了“文旅融合”这一发展方向。他们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切期盼,计划依托村庄山水相依的独特区位优势,把那些闲置农房精心打造成童话主题的文旅项目,并以此为突破口,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
但是,项目在启动之初便陷入了重重困境。首当其冲的,便是改造资金方面存在巨大缺口。专业运营经验的匮乏也是一大阻碍,文旅项目从规划设计、日常管理再到市场营销,每一个环节都似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阻碍着项目的启动。另外,村民们对项目持观望态度,担心一旦项目失败,自己辛苦积攒的家底将会付诸东流。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常山农商银行在“乡村振兴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该村的艰难处境,便启动“1+N”模式服务机制,还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专项服务团队上门服务。他们通过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面对面深入座谈交流,认真倾听大家的心声与顾虑,同时对市场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在完成这一系列扎实深入的工作后,该行又为该村量身定制了一套极具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文旅振兴专项方案”。
面对项目面临的资金缺口难题,常山农商银行借助“兴村贷”产品,为村集体提供了600万元的定制化授信。这笔贷款恰似一场润泽心田的及时雨,精准地为村庄发展“输血”,为村庄文旅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山农商银行还充分利用自身丰富且广泛的客户资源,联合周边网点用心策划“童话村亲子游”推广活动,并且以“夏日出游打卡”为主题,精心拍摄制作了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短视频,登上了省级媒体平台。由此,长风村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仅成功打响了村庄名气,更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为了给游客营造更加便捷的支付环境,解决支付不便这一“小麻烦”,常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还上门为村内所有商户免费安装扫码支付设备,全方位助力村庄文旅发展,让金融服务真正成为驱动乡村蝶变的强劲引擎。
记者手记
走进热闹繁荣的溪东自然村,很难想象它曾经经济薄弱、发展无路的模样。村“两委”瞄准“文旅融合”,遇到资金、村民意愿、运营经验等难题。常山农商银行及时出手,“1+N”模式服务机制发力,策划推广、提供“流动资金快贷”、贴心解决支付问题等,可谓全方位精准助力。
长风村溪东自然村能够成为“浙西童话村”,这背后彰显着金融力量对乡村振兴的强大驱动力,相互携手,共同奏响乡村共富“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