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傅程
从沐尘水库到高坪桥水库的成功投用,再到佛乡水库的全面开工,在龙游的水利建设征程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原专业总工傅联森。
傅联森是龙游庙下乡陈村村人,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陆地水文专业毕业后,便投身水利规划工作,在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规划院担任专业总工、教授级高工。他为水利事业奉献了半生,尤其是为家乡龙游水利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初心萌芽 心系家乡的水利工程
近日,当看到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龙游县佛乡水库正式开工建设的消息,傅联森难掩内心的激动:“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动工,家乡对佛乡水库的重视和推进速度,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水利工程向来是千秋大业,往往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进行项目谋划、前期论证。2017年始,傅联森在牵头谋划佛乡水库之时,便已做好“好事多磨”的心理准备,而如今项目推进速度远超预期,让他欣喜万分。
傅联森与水利的情缘,始于1973年。那时,他考入华东水利学院,就读陆地水文专业。谈及当初的选择,他笑着说:“当时什么也不懂,连龙游县城也没去过几次,只要能上大学,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不重要。”
歪打正着!傅联森对家乡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本是滋养一方的母亲河灵山江,早年间因粗放型经济发展,导致水污染严重,原本秀美的山川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傅联森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想要改变的种子。
毕业后傅联森进入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参与省内多个水利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他始终心系家乡龙游的水利工程。
沐尘筑梦 打造灵山江的“水韵名片”
1983年龙游恢复县制。1985年在杭州召开的一次联谊会成为了傅联森反哺家乡水利事业的一个契机。会上,大家对龙游的发展各抒己见,这极大地鼓舞了他。
会后,傅联森怀着对家乡的深切关心,给当时的龙游县县长写了一封信,提出在龙游龙南地区建造一座大型水库的建议,通过水库改善龙游缺水问题,并净化水环境。这封信承载着他对家乡水利建设的深刻思考与殷切期望,很快引起龙游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龙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1987年,傅联森带着4名专家踏上前往龙游谋划相关水库工程的征程。彼时条件异常艰苦,在沐尘乡一带,山路崎岖难行,傅联森和他的团队成员只能靠双脚一步步、一寸寸丈量土地,只为找到最合适的建设地点。“要做成一个好的流域规划是很难的,但更难的是将流域规划落地实施。”他感慨,就拿移民安置来说,有不少村民是二次搬迁,他们早年间从新安江水库移民搬迁到沐尘,为水库建设作出了牺牲。
从规划到2006年12月沐尘水库开工建设,再到2009年水库蓄水发电……这期间历经漫长的22年,除了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还与包括傅联森在内的无数人艰苦努力和乡民的奉献支持分不开。
这座库容1.26亿立方米的沐尘水库,不仅保护了下游农田、城镇及龙游县城沿灵山江两岸城区免遭洪水袭击,更通过生态调蓄让灵山江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2014年该项目斩获“大禹奖”,2020年入选浙江“美丽河湖”,沿线串联的畲乡文化与生态景观,成为了龙游南部的“水韵名片”。
谋划新篇 勾勒“水利+”新图景
沐尘水库的建设并没有让傅联森停下脚步。1996年左右,他将目光投向高坪桥水库的建设,希望进一步解决龙游城区居民饮用水问题。当时,龙游邻近市县都已喝上水库水,唯独龙游还面临着干旱天气下老百姓用水困难的局面。作为龙游籍水利工作者,傅联森内心深感焦灼内疚,也更加坚定为家乡解决饮水难题的决心。
“要让龙游人民喝上保障水、放心水、优质水。”这是傅联森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推动下,作为浙江首个新建PPP大中型水库的高坪桥水库于2017年正式开工,2024年验收竣工。龙游县委县政府创新“以水养水”机制,联动下游社阳、洪畈水库调度,新增年供水量2810万立方米,让龙游主城区供水保证率达95%。
高坪桥水库建成后,傅联森又继续投身佛乡水库的建设中。项目选址的龙北石佛乡,源于他童年走亲戚的记忆,“龙游北乡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少。我小时候去下章村附近的亲戚家玩,就看到几十户人家靠一口水塘过活,那头鸭子在水里游,这头村民挑水回家用,还自我安慰‘水流不过来’。”
为解决龙北地区用水难问题,佛乡水库建设的规划,也在傅联森的努力下提上日程。规划时,他本想取名“石佛乡水库”,但考察北乡地名时发现北乡文化底蕴深厚,地名如脉元、贤求棚、叶野、童野等村名充满人文韵味,而南乡多以“山前”“山后”直白命名。“‘石’字太硬,不如取‘佛乡’,既留地名根脉,又有‘泽被众生’的意境。”这座总库容3603万立方米的水库,将通过南北库联调,为龙北丘陵地区补上防洪供水的“生态短板”。谋划的佛乡水库总体格局“合纵连横”,“合纵强功能,连横拓资源。”傅联森说。
佛乡水库力主“水利工程+生态旅游”的融合模式,弥补了傅联森的遗憾。“早年建设的两个水库,其实我都想把旅游开发加入进来,但一直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而佛乡水库的‘一库两制、功能分区’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傅联森说,治水工程得让老百姓愿意走近,看得懂美。
傅联森在谋划时最大的期望是,水库建成后,在保证水利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利+”作用,不仅能利用水库的黄金库岸开展休闲旅游,更能助力龙游塔石、石佛的城镇发展,同时助推千里岗山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能改善整个龙游北乡黄土丘陵的水生态环境。
作为龙游沐尘水库、高坪桥水库、佛乡水库三大工程背后的“功臣”,傅联森用半个世纪的水利生涯,将“治水”与“治乡”深度融合。“水是龙游的魂,我不过是帮家乡把魂守住。”傅联森身上这份源于乡土、归于专业的坚守,让龙游的江河不仅有防洪抗旱的“筋骨”,更有文化传承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