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张杏林 毛丽津 叶雪晨) 9月11日,在江山市碗窑乡府前村石顶岭脚,13幢覆盖着蓝色光伏板的钢结构养殖鸡舍整齐排列。这是正在竣工验收阶段的江山乌骨鸡“飞地联建”共富联合体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由碗窑乡9个行政村“抱团”而建。
项目的孕育源自一场“破冰之旅”。2023年年底,面对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低于30万元、且多以零散种植和传统养殖为主的困局,碗窑乡人大组建专项调研组,走访了多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基地和畜禽产业联合体,最终确定采用“政府+企业+农户”联建模式,谋划了“飞地联建”共富联合体项目,推动9个村“抱团”发展。
资金筹措是项目落地的关键一环。一方面,乡人大组织代表在各村召开座谈会,明确联建的股权分配与收益共享机制,打消各村“怕吃亏、怕担责”的顾虑。另一方面,对接省、市财政部门,争取到“一事一议”省级专项资金、市级配套资金及移民补助资金共计4500余万元,为工程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3月,项目动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碗窑乡人大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两次专项代表小组监督活动,对施工材料质量、工人安全防护、工程进度及设备采购等情况逐一核实记录,并交办施工方整改落实。
今年5月底,因降雨频繁,项目区北坡发生山体滑坡,泥土石块压坏了临近的一幢鸡舍屋顶及部分墙体。代表们连夜督促施工方制定“先固坡、再修复”的方案,府前村的人大代表更是几乎每天驻守现场跟踪进度。
8月27日上午,碗窑乡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前往现场开展项目验收前的最后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投产后的顺利运转。“我们这趟来,就是要在项目验收前再把一道关,确保投产后能顺利运转,不辜负各村和农户的期待。”人大代表监督小组组长、碗窑乡人大主席张艳华介绍,江山乌骨鸡“飞地联建”共富联合体项目是碗窑乡近年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建成后预计可年出栏肉鸡140万羽,同时鸡舍屋顶光伏年发电量可达340万千瓦时,为入股村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强有力支撑。
如今,这个凝聚着碗窑乡人大心血和9个村期望的共富项目即将正式投产。张艳华表示,接下来将建立项目运营监督机制,对投产后的收益分配及运营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真正让“飞地联建”的共富蓝图转化为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为碗窑乡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