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徐翠萍) 9月16日正午,气温超过了35摄氏度,常山县招贤镇纱帽山村的大坑溪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泥人”。走近一看,是村委会副主任刘土生正泡在泥水中费力清理着淤泥。“今天上午不少村民到文化礼堂反映溪流堵塞影响灌溉,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工人下午来协助清理,但想着解决问题要越快越好,我就自己上了。”刘土生笑着告诉笔者。
在刘土生眼中,每个周二都是村里最重要的一天,除了平日村干部们的上门走访,这一天已经成为纱帽山村的村情交流会。文化礼堂的大门在早上6点一开,陆陆续续有村民上门,有的反映问题,有的闲谈家常,还有的会仔细询问最新的政策,没有特定的形式,村民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新一轮的信息互换。每个周二,纱帽山村的村干部都会积极“认领”本周的重点工作。跟进大坑溪的清淤就是刘土生最新的工作,在工人赶来清淤前,这条溪水已经开始渐渐疏通。
“村里现在几个同步推进的重点项目都是民生实事项目,兼顾大项目的同时,村民家长里短的小事情也是我们的牵挂。”纱帽山村党支部书记徐朝斌介绍,目前纱帽山村正在积极推进枇杷基地大棚搭建、渔溪口G320至文化礼堂美丽村道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及时畅通民情传递通道,在每个周二集中收集民意也成为了项目高效推进的最强辅助。
7月1日,在当月首场村情交流会中,村两委通报了上山道路需要从2米拓宽至3米的建设工作,通过详细解答项目建设缘由,获得了涉及近30户土地征收农户的一致认可,次日便及时开展了施工规划。“村民听,两委答,有事立刻办。”徐朝斌说,针对一些涉及范围小的事情,交流会结束后村干部还会和村民实地开个小会,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随着上山道路拓宽项目的推进,有2户农户因山间土地界限发生了纠纷,原因在于长在两家交界处的一棵油茶树。9月9日,村报账员魏朝良拿上了分田到户的图纸,领着两家人上了山,不到半个小时双方握手言和,矛盾烟消云散。
“把事情办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妥是村里长治久安的‘秘方’,也是每个村民都想看到的景象。”徐朝斌带着抽水机朝着大坑溪边走边说,要是今天清淤工作没完成,明日就开始为村民抽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