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一张膜里的绿色革命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 邓亮 报道组 周毅辉 通讯员 郑于情 王琪姿) 9月12日上午,在衢州蓝然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衢州蓝然”)实验室内,一场神奇的转换正在进行——硫酸钠,一种工业生产中常见废弃物,在实验装置接通电流后,很快转化为硫酸和氢氧化钠,成为能够重新利用的化工原料。只因在这个实验装置内,安装了公司的“拳头”产品——双极膜。

  双极膜是一种独特的离子膜,结合了阴离子交换层与阳离子交换膜层,组装成一个特殊的膜堆后,能够将工业废水转化为能直接回用于化工生产的原料。“双极膜电渗析技术仅需在常温常压下通入直流电,即可进行转换,整个过程无污染、无副产物。”衢州蓝然公司总经理吴建明说。

  然而,过去双极膜技术一直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进口双极膜的价格高昂,每平方米售价近万元。成立于2018年的衢州蓝然,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双极膜的企业,又是如何攻克这道技术关卡的?

  2018年,锂电池产业迅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需要用到双极膜。衢州蓝然抢抓风口,决定自主研发生产,替代进口产品。想法虽好,研发推进之路却不易,这看似厚薄如一张纸的双极膜,里面藏着三层结构——两侧分别是阴、阳离子交换层,中间是水分子解离层。

  该公司在杭州、上海和衢州成立产学研究团队,与院士团队、高校开展合作。研发团队根据参照文献及相关产品,尝试了各种生产工艺,使用了多种制作材料,最终让双极膜在关键性能指标实现突破,并且以国产化替代方案实现了从材料到工艺的全链条创新。

  “我们的双极膜不仅实现国产化,性能指标也优于国外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赣锋锂业等知名企业。”吴建明说,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企业的双极膜水解电压这项关键指标达到了最优。“普通双极膜装置转换一吨废水,可能需要耗费3000度电,衢州蓝然的双极膜只需耗费1800度电,能极大节省客户的生产成本。”

  今年,衢州蓝然的双极膜产品,入选了2025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除了双极膜,我们还生产与之搭配的均相阴阳膜等产品。”吴建明表示,公司产品正从新能源领域拓展到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通过膜技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研发投入是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石。近年来,衢州蓝然每年将营收的5%以上投入研发,研发人员占比22%,目前企业已获得1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制定了3个产品的企业标准。2024年,企业总营收突破1亿元。

  当下,衢州蓝然新投资4000多万元的新厂房刚建好,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产。以此为新篇章,企业正持续发展壮大与技术升级,坚持用心做好每一张膜,以更多高性能产品推动绿色制造与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