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南孔基因解码
占剑(南孔文化专家、衢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当农民与乡村成为艺术的主角,人们在画卷里看见乡土中国的缩影。余东农民画能从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成长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郑根良、郑位良、余云梅等一个又一个“乡野毕加索”把文化种在了梦想里、种在了土地上。
从2003年余东农民画首获市场价值,到如今年生产值突破2000万元。这些数据,足以体现“耕读传家”的南孔文化基因对乡村经济的三重赋能——以“耕”为源,让文化有了乡土根基;以“读”为径,让乡土美学对接市场需求;以“传家”为魂,让文化成果转化为全体村民的收益。
余东的成功始于一幅画,根本还在于文化对经济的引领、赋能和支持。余东的实践证明,当地域文化成为乡村的精神根脉和致富工具,当经济反哺文化传承与创新,这样的乡村振兴才有值得说道的故事。
扫一扫
看文化与经济互融的“江南故事”
乡村人文经济学的江南叙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