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廖峥艳 报道组 吴森邦 摄影报道
“70、61、45……17”看着这串逐年递减的数字,看着十年前我拍摄下的这群老人一个个离我们远去,我的心被揪住一般痛。他们是饱受“烂脚病”折磨的老人,更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见证者。
1940年10月4日上午,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衢州的军用机场附近空投下大量携带鼠疫病菌的麦粒、小米、棉花、跳蚤和传单等物品,发动了一场细菌战。这场细菌战的魔爪伸向了中国20余个省区、63个大中城市,200余万无辜百姓遭受了病菌的无情摧残。
衢州,成为这场细菌战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据统计,仅在1940年,被确诊的鼠疫患者就有37人,其中35人死亡。而在1940年至1948年期间,累计感染鼠疫的人数超过30万,死亡人数高达4万多人。此外,还有大量“烂脚病”患者,他们虽然从战争中幸存,却终身饱受病痛折磨。
2002年,在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不懈努力下,日本法院终于承认了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行为,但拒绝给予受害者应有的赔偿。王选并未放弃,后来她又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王正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等,在腾讯公益频道发起公益募捐行动,募集善款100多万元,专门用于细菌战“烂脚病”患者的医疗救助。
十年前,我曾抢救性拍下衢州70位风烛残年的细菌战“烂脚病”老人,并把采访老人的作品获奖所得收益2万余元,连同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所捐善款物资共计10万余元送到了老人手上。如今,这70位老人仅剩17位还活着,或许他们等不到日本的赔偿,但历史绝不能遗忘,正义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