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边际之光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06版:边际新势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抚州:

  宜黄“一表同享” 为基层减负增效

  “以前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填各种表格,现在系统自动填充,同样的工作量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成。”近日,抚州市宜黄县学前街社区干部邱春兰感慨道。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宜黄县近年来重点推进的“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工作。作为江西省第二批试点县,该县聚焦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针对基层多头重复填报表单的痛点,将大数据支撑延伸至基层末梢,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基层少报表”。

  该系统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与省市数据回流,已汇聚各类基础数据90余万条。经过有效治理,不仅形成了完整的“人、房、企”基础台账,还编制出清晰的数据资源“鱼骨图”。在此基础上,表单数据项综合自动填充率从30%提升至53.66%,部分场景甚至达85%,成功实现系统智能分析关联、自动抓取数据。

  据了解,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户籍、住址等10余项关联信息便会自动弹出。通过系统化梳理与整合,全县报表总数从原来的318张精简至108张,填报时限压缩7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宜黄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一表同享”移动端接入“赣政通”平台,基层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填报,工作便捷性大幅提升。

  此外,该县还出台《宜黄县基层减负“一表同享”填表报数工作规范(试行)》《宜黄县基层减负“一表同享”改革数据专员工作制度(试行)》等文件,从表格清理、数据赋能、审核管理、监督考核、人员保障、安全防护等维度,规范填表报数工作,有效约束了部门随意下发表格的行为,进一步提升了系统使用效能,巩固了改革成果。据《抚州日报》

  黄山:

  休宁县加码服务

  推动“好就业”“就好业”

  1—8月,黄山市休宁县城镇新增就业1458人。该县坚持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聚焦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工作主线,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题,畅通供需对接,全方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

  该县立足市场岗位需要和群众培训需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持续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县人社局深入园区,密集走访重点企业,紧密围绕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趋势,精心组织了汽车电子、绿色食品等行业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开设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实用课程,有效解决群众就业技能不足的问题。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39期,发放培训补贴28.46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651人。

  为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的问题,今年以来,该县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线上依托“邻工集市”小程序,及时发布岗位信息,累计帮助70人成功上岗;线下定期举办“就业春风行动”“夜市招聘”等招聘会43场,为群众和企业搭建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此外,县人社部门还与本地规上企业建立长期用工合作机制,定向输送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与“企业用工”的双赢。据《黄山日报》

  上饶:

  广信推动“以工代赈”见实效

  金秋九月,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毛源村、王家山村的乡间道路上,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由该区发改委牵头实施的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新建四级公路项目正稳步推进。这一惠民工程不仅为当地村民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更在家门口为他们提供了增收的“新饭碗”。

  “以前外出打工,总牵挂家里老人孩子。现在路修到了村口,活儿也送到了身边,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踏实挣钱,心里特别有底!”王家山村村民程圣就一早就来到工地,谈起如今“务工顾家两不误”的日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该项目创新采用“培训+上岗”模式,联合施工单位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精准建立台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群众就业意愿与工程需求,重点吸纳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及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建设,实现“授人以渔”与促进增收双赢。据《上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