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创新优化村医队伍 让山区群众共享健康
日期:09-11
本报讯 (通讯员 刘祺然 童亚文) “阿姨,你要每天定时过来测量血压,先观察一段时间,必要时我会给您开一点降压药……”9月8日上午,在开化县池淮镇油川村卫生室,开化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池淮分院派驻的青年医生吴家悦正在为村民进行诊疗,并开展健康宣教。油川村村民焦大姐说,吴医生很专业,也很耐心,大家有健康问题都会咨询他。
今年以来,开化县以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为抓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针对性地在偏远乡村设立村医特聘岗位,通过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吸引优秀医学人才服务基层。现已设置20个村医特聘岗位,缓解了偏远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
吴家悦便是全县20个特聘村医之一,他被派驻到油川村以后,日常不仅在村卫生室坐诊,还要走村入户为村民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油川村常住人口有1400余人,其中慢病患者有220余人。患者有没有按时服药?服药后效果如何?这都需要我们村医上门去了解、去服务。”吴家悦相告,特聘村医在服务基层群众上有着相对优势,特别是在危重病人的识别抢救、复杂病例精准分诊转诊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敏感性。
为提升全县乡村医生专业能力,开化还开展了医共体模块化培训,由县卫生健康局统筹组织,每年根据乡村医生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培训模块,内容涵盖常见病诊疗、急救急诊等;为解决乡村医生青黄不接的问题,开化推出了“候鸟归巢”管理机制,鼓励曾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的退休医生回到乡村;遴选县级医院中级职称以上医师,组建“候鸟”专家库,优先安排他们到原户籍所在地或熟悉当地方言的乡村开展服务。同时,遴选县级医院骨干医师与乡村医生建立“一对一”师承结对关系。
“目前已有135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与乡村医生通过‘一对一’结为师徒关系,5名经验丰富的退休医生通过‘候鸟归巢’管理机制返聘到基层工作,同时组建的‘候鸟’专家库也累计下沉服务469人次,组织的模块化培训已累计达800余人次,带动了基层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开化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汪义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