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全市中小学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06版: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郑理致/文 通讯员 冯琳 李琳/图

  9月6日晚7点30分,我市中小学师生收看了“衢州版”《开学第一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衢州市教育局和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录制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弘扬抗战精神,强国复兴有我”。课堂通过现场对话、沉浸式讲述、第二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衢州抗战的历史故事和衢州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三封书信串起时代脉络

  整堂课以《血火家书》《致烽火岁月中的您》《写给未来的我》3封跨越时代的书信为脉络,串联起一场震撼心灵的时空对话,带领师生从衢州的抗战记忆里,读懂“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为全市青少年呈现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课。

  开篇“铭记历史·衢州记忆”就深深打动人心。课堂在主持人深情道出“翻开历史课本”的引导中缓缓启幕,衢州籍抗日英雄朱锦章87年前写于前线的一封《血火家书》,把同学们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家书中表现的家国情怀令现场师生动容落泪。随后播放的《抗战烽火中的衢州记忆》VCR(视频短片),展现了衢州军民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随后,又以VCR的形式呈现“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与“侵华日军细菌战”两个历史事件,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课堂上还特邀电影《731》导演赵林山连线发言,他告诉学生:“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吾辈自强”。VCR播放结束后,衢州二中历史老师胡欣红为大家讲述了新四军在衢州抗战的英雄事迹。

  在“致敬老兵·珍爱和平”篇章,短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胡兆富、张惠胜、吕翠云等抗战老兵英雄的峥嵘岁月。今年考入军校的衢州学子代表戚晟昊来到现场,朗诵了《致烽火岁月中的您》,发出“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随后回放了九三阅兵礼精彩瞬间,让师生再次感受到强军兴国的时代强音。

  现场连线受邀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观礼的“时代楷模”万少华医生同师生们分享了观礼感受。接着,通过“我的家乡我的舰”环节,展现了以“衢州”命名的战舰守卫海疆的风采,衢州风华学校党委书记蓝建龙带来了思政课。伴随着市青少年宫合唱团演唱的《我们为你唱首歌》,《开学第一课》在温情与感动中落下帷幕。

  “第一课”中激扬的青春力量

  在《开学第一课》的录制现场,3位参与录制的师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思考。蓝建龙校长的演讲结合衢州抗战历史,向全市中小学生提出三点倡议:一要铭记历史、理解精神,让红色记忆扎根心灵;二要立足当下、做好小事,使抗战精神融入日常;三要立志向、坚信念,以精神力量指引未来。“抗战精神是宏大历史背景下衢州人民的亮色,希望我市广大师生能从中汲取力量,将来为衢州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蓝建龙校长说。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的小学生王沛锜对能参与录制感到十分荣幸,“作为‘10后’青少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并通过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今年刚考入军校的戚晟昊同学,在写给抗战老兵的信中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与感激之情,表示考入军校让自己有了更强的身份代入感。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更深入了解抗战历史,心怀敬畏,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报效国家。戚晟昊说,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提前在体能、文化、政治素养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包括每日5公里跑步、力量训练和时政新闻学习。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军事与文化素养,随时听从祖国召唤。

  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

  本次“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堂历史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收看结束后,许多学校师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意义,呼吁广大青少年勿忘历史、勇担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切实行动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青春誓言。

  “课堂上,衢州抗战的历史故事与英勇事迹被生动呈现,一封封跨越时代的书信,串联起时空对话,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张奕昕老师说,今年的九三阅兵和《开学第一课》她都认真收看了,她的感受就是中国抗战的胜利之路是以血肉之躯铺就的,每一道血痕都是向死而生的宣言,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不屈的灵魂。

  “一把钥匙,一碗鸡蛋面,三次拥抱……观看衢州《开学第一课》时,美国苏珊·奥祖克寻找父亲恩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锦溪校区八(3)班学生柴嘉怡说,在杜立特行动中,衢州军民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营救美国飞行员,飞行员的后人苏珊·奥祖克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找恩人,这段跨越太平洋的生死情谊,让她很感动,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她深刻领悟到,铭记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让红色基因在代代传承中昂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需要立足当下,做好小事,让精神传承融入日常点滴。

  “这一课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千千万万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灵溪校区六(1)班学生袁正说,以后上课,他会更加认真听讲,只为了将来有能力让祖国更强大,不让历史的伤痛重演。和同学友好相处,是在生活里守护小小的“和平”;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永远提醒自己:唯有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努力成长,才能让和平的阳光一直照耀着家乡,照耀着祖国。

  龙游县阳光小学六(6)班的胡晗钰在看到87年前的《血火家书》后,立即搜索了抗日英雄朱锦章的故事,并为之动容,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未来会努力学习知识,锻炼身体,把对英雄的怀念化作成长的动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完《开学第一课》节目后,我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六(1)班学生邓奕辰表示,他会把对先烈的缅怀化作刻苦学习的动力,积极进取,为开创和平、美好的未来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