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上接第一版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支撑新链崛起的,是完备的产业生态优势。衢州不仅有“氟硅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等国家级平台,更集聚了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浙大衢州两院、中试基地等高能级研发载体。浙大衢州两院的氟材料研发团队,为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提供智力支持;中试基地则加速推进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线转化,缩短企业研发周期。截至目前,我市引进的6位院士均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半数深耕该产业,50多个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或占据全国市场第一,产业根基愈发坚固。

  从全球视野看,新材料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过去10年,全球新材料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我国更是达到20%以上,产值规模突破10万亿元、占全球1/3。我市敏锐抓住这一机遇,不仅在现有链条上“强链补链”,更在新赛道上“主动建链”:复旦大学衢州研究院落地后,为生命科学新材料研发奠定基础;今年以来,芯片用光刻胶、全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等新项目相继启动,进一步拓宽了新材料产业版图。

  “建一条新链,就能打开一片新市场。”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衢州将围绕新链布局上下游项目,吸引更多配套企业集聚,让新材料产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共赢”,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价值环节。

  从基础原料到高端终端的价值跃升

  纵观衢州工业版图,处处涌动着“延链提质”的活力。

  在巨化集团旗下歌瑞公司与意大利GF公司合资成立的意瑞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卷卷印有PATI品牌的ETFE膜材源源不断发往省市重点地标项目,这个获得意大利GF公司独家授权的高端产品,不仅填补了衢州在全球顶级建筑膜材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衢州工业从“数百元一吨的基础化工原料”向“数十万元一吨的高端终端制品”跨越,奏响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新乐章。

  作为全球三大建筑ETFE膜材品牌之一,PATI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今年3月,意瑞公司获其中国境内独家生产与销售授权后,仅4个月便完成首个省级重点项目交付,产品品质迅速赢得市场认可。“这不仅是一次合作,更是衢州氟化工产业向高端终端突破的关键一步。”意瑞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期已有两家省市重点地标项目客户完成审厂并达成合作意向,PATI膜材正成为衢州制造“走向高端”的新名片。

  意瑞公司的突破并非个例。在衢州产业链延伸的版图上,多个领域正上演“从原料到终端”的蜕变:锂电产业从最初的钴、锂、镍等原材料,到实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全覆盖,如今更向动力电池电芯、储能电池包延伸,构建起“原材料—核心部件—终端产品”的完整链条;光伏产业跳出单一晶体硅生产,拓展出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生产线,产品直接供应国内外新能源项目;即便是含氟橡胶这类“小众高端”产品,衢州企业也开发出适配高端制造的细分品类——用于热电企业的换热器用含氟橡胶,密度仅为钢材的1/24,使用寿命长达8年;为抗击新冠疫情而紧急研发的医用滤材产品,过滤精度达100纳米,多款产品成功替代进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从‘卖原料’到‘造终端’,本质是产业链价值的重构。”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衢州工业的延伸之路,始终以“五链”融合为牵引:通过产业链布局下游终端、创新链攻克核心技术、人才链保障研发能力、资金链支持项目落地、服务链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强链、延链、补链、建链”的协同合力。如今,拓烯科技开辟高端光学材料新链、复旦大学衢州研究院助力生命科学新材料研发、芯片用光刻胶与全固态电池电解质实现建链突破,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延伸态势,正让衢州工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更多席位。

  面向未来,衢州将持续以“五链”融合为抓手,聚焦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既在现有链条中“向下延伸做终端”,又在新兴领域“向上突破建新链”。“产业链延伸的每一步,都是衢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脚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更多高端终端产品的涌现,衢州必从“工业原材料供应地”向“高端制造集聚区”转型,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