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跨山越洋的金色桥梁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06版:人文周刊 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许彤

  衢州作家毛芦芦又出新著了。从2006年1月首部儿童文学作品《芦花小旗》出版,到如今,长篇小说《我的妈妈叫玫瑰》(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已经是她的第117本新作,堪称著作等身。

  这本新书,关键词有:Rose(文中名为玫瑰妈妈),中非家庭,“一带一路”。毛芦芦以《和妈妈一起种土豆》《爱很美味》等12个章节,展现了互联网时代乡村生活的变迁。通过描写抖音千万粉丝博主玫瑰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中非家庭在浙江乡村的温暖治愈励志故事。本书不仅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曲歌颂“千万工程”“一带一路”民间友好交流的赞歌。

  2015年,玫瑰从万里之遥的乌干达农村嫁到中国浙江的小山村,与年长她17岁的吴建云(文中名为吴先典)结婚,短短3个月,她就学会中国话,开启跨国婚姻的起点。从家庭主妇到千万网红,玫瑰起初过着普通农妇生活,2021年偶然拍摄的农村日常短视频意外走红,成功逆袭。她以流利的中文、精湛的中国美食厨艺,以及“非洲面孔+浙江乡土”的反差感迅速吸粉。截至2024年,她的抖音粉丝达1496.8万,获赞3.2亿,被网友称为心灵手巧的“非洲版李子柒”。2023年,玫瑰一家受邀参加央视《“千万工程”看“浙”里》节目,同年作为民间代表亮相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演情景剧讲述跨国婚姻故事。作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玫瑰的故事被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报道后,引发非洲媒体关注。玫瑰一家步入高光时刻,她的走红带来多重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玫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乡亲销售农产品,家庭年收入从不足5万元跃至百万级。2025年,她家建成三层别墅,告别老屋,改善生活。这位从乌干达乡间走向国际舞台的非洲女性,用十年光阴完成从贫困打工妹到千万网红的蜕变,其故事既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成为中非民间友好的生动注脚?。

  让千万粉丝关注的网红玫瑰一家,从网络走进文学作品,走向我们心间,我这个粉丝深感惊喜也满怀兴趣。毛芦芦以其温暖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儿童视角,在当代儿童文学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此番,毛芦芦特意以玫瑰之子安仔(书中名为小安)为叙事视角,首先基于儿童文学的特质,更展现了她对儿童心理的精准把握和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亲情关系的深刻思考,这当然也是对其创作能量的又一次考验。

  细细品读,这部新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真实与虚构交织:乡村生活的诗意呈现

  毛芦芦以其标志性的清新质朴语言风格,将玫瑰一家的故事娓娓道来。从《和妈妈一起种土豆》到《茶园不寂寞》,再到《桃子笑了》,每个章节标题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她擅长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瞬间,如描写玫瑰制作美食的场景:“妈妈的手像跳舞一样,把面粉和水揉成了金色的太阳。”这种具象化的比喻,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展现了跨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作品中,毛芦芦延续了对乡村题材的一贯关切,但这次她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时代特色的“网红”现象。《一不小心成网红》《不到一秒钟》这两个章节,生动展现了互联网如何改变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命运。这种将传统乡村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叙事手法,使得作品既有乡土文学的厚重感,又不失时代气息。

  二、“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蝶变

  毛芦芦的新书还巧妙地以浙江省“千万工程”为时代背景,展现农村的深刻变化。通过玫瑰一家从“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务农”实现了“利用互联网推介营销家乡美食和特产”的转型,读者能从中清晰地看到浙江城乡“走在前列”的现代化进程?。

  《勇敢的笋干》一章中,玫瑰尝试背着沉重的竹篓,带着小安到集市去卖笋干。在她的启发和鼓励下,小安终于鼓起勇气,从轻声吆喝到大声吆喝,从害羞闭眼不敢看人,到自信面对前来买笋干的乡亲,几十斤笋干竟然一下子就卖完了。因为小安舍不得妈妈背着沉重的竹篓。玫瑰用此妙招让小安克服了自卑,克服了别人对他的另眼相看,成为能够自信地面对异样目光的孩子,完成了小安对自我归属的思考。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新叙事

  作为一部以中非家庭为主角的作品,此书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独特的民间视角和鲜活的民间注脚。玫瑰一家既把浙江的电商经验带到乌干达,又把非洲的民俗文化引入中国,成为连接两国的“金桥”以及为“金桥”砌“金砖”的人?。

  全书最后一章《“一带一路”的孩子》,尤其令人动容。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玫瑰妈妈和艾丽娅阿姨表演情景剧《丝路金桥成就美好生活》,妈妈声音清脆如百灵,笑容璀璨如鲜花。小安和爸爸也上了舞台,展示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场景。从北京回来,小安再次走进学校,他微笑着向每位同学老师打招呼。他其实就是一座桥,是爸爸妈妈的爱之桥、中非人民的友谊桥,更是美好未来的希望桥。这笑容,这情节,这场景,象征着民间交往最终上升为国家间合作的坚实基础?。

  四、儿童文学的社会价值与艺术特色

  作品中,毛芦芦展现了深厚的创作功力。她通过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不到一秒钟”这样的童趣,表达捕捉“带货大王”成功出货的瞬间感受;又以“一头羊的诚意”这样的细节,传递朴素的价值观和对乌干达亲人的谢意?。书中多处触及对小安身份认同的探讨,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全书语言如田间溪流般清澈跃动,通过声音、动作、比喻的三重奏,成功将劳动转化为游戏,将教育融入自然,展现出儿童文学特有的纯净与生机。毛芦芦延续了她惯有的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善用“叽叽喳喳的鸟鸣,就像下暴雨似的,在小山上冲出了一条条鸟鸣之溪、一道道鸟鸣之瀑、一片片鸟鸣之洪”之类排比句式营造节奏感,“他们母子皮肤都黑黑的,可身上好似裹着一道快乐的金光,照亮了所有遇见他们的人。”寥寥数语,就将乡村美景和跨文化碰撞写得充满诗情和童趣。同时,她巧用比喻激发想象力,如将互联网信号比作“看不见的彩虹桥”……这些文学手法,使得相对严肃的主题变得生动可感?。

  最有意思的是,在书中毛芦芦还融入了不少衢州元素。有个细节,玫瑰的丈夫曾在常山学厨艺,他会做许多美食,包括“三头一掌”,这些技艺为玫瑰最终成为网红铺路。玫瑰首次拍视频,内容就是用十道工序蒸制衢州美食龙游发糕,上网不到一小时点击量就破万,首战告捷。玫瑰一家回家乡时,其夫用衢州特色的粿印,做了造型独特、洁白可爱、软糯美味的米粿,让全家人大快朵颐。《不到一秒钟》一章中,有位人物唤起了我对逝去的台湾许叔的怀念。许叔以二哥之名出现在书中,参加直播竞拍小黄牛。他是一位真实的人物,曾在衢州开了一家零化肥农药的有机农庄。

  《我的妈妈叫玫瑰》这部连接世界的童年之书,超越了普通儿童文学的范畴,成功地塑造了玫瑰一家人。它既是乡村变迁的微观史,也是跨文化交流的生动教材。文学博士胡志远评价说:这是他看到的第一部关于非洲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

  毛芦芦用温暖的笔触告诉我们:在这个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时代,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促进文明互鉴的使者。当小安在书末说出“我是‘一带一路’的孩子”时,不仅是一个混血儿童的身份宣言,更预示着新一代全球公民正在成长?。

  这部温暖跨界的中非乡村童话成功之处在于,它让宏大的国家战略通过一个家庭的日常故事变得可触可感。正如玫瑰在短视频中展现的那样,真正的文化交流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厨灶的烟火间,在茶园的笑声中,在乌干达亲人的怀抱里,在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梦历程中。这,或许就是《我的妈妈叫玫瑰》带给读者最宝贵的启示。

  毛芦芦在跨文化题材创作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作为衢州作家走向更广阔题材的代表作,《我的妈妈叫玫瑰》值得儿童文学界和读者给予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