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尹婵萱 整理
8月31日下午,第三届“人文之美”讲座季第六讲在衢州市图书馆举行。本次讲座主题是:衢州——抗战中的焦点城市。主讲人是长期从事衢州地方史研究,特别对抗战文化和建党史研究有较深造诣的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特聘评报员姚肇鸿。
讲座从1937年侵华日军兵陈衢州开始讲起,全景式回顾了衢州军民血战守城的烽火记忆:浙赣战役、仙霞关大战、龙衢战役,以及战火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如衢州军民营救杜立特行动飞行员等。
本文摘取讲座中的部分精彩内容,分享给读者。
1 惨烈浩劫:几代衢州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衢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即把侵略矛头指向衢州。1937年9月,首次派飞机轰炸衢城,此后八年,连续对衢州各县城镇、郊区狂轰滥炸,先后两次对衢州施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两次大规模地发动旨在摧毁衢州机场和打通浙赣线的战役,造成衢州地区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暴行,罄竹难书。
1937年9月26日上午11时许,3架敌机从金华方向窜入衢城上空,首次对衢进行空袭。日军飞机竟对准火车站上的人群与列车,俯冲而下,先以机枪狂射,而后俯冲轰炸,投下炸弹12枚。据当时统计,这次被炸死者共106人,伤50余人,又据事后收尸者所述:“在被炸现场共收到整尸70多具,其余碎尸整整装满了32具棺材。”
自1937年9月26日至1944年9月30日,衢州地区累计遭日军飞机空袭轰炸达883次以上,投下各种炸弹(包括燃烧弹、毒气弹、细菌弹等)达9539枚。在这七年中,衢州地区平均2.9天就要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一次。浙赣战役、龙衢战役中,中国军民死伤无数。据估算,日军两次攻衢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为238979.9万元。
经日寇侵犯,衢州地区寇灾、匪灾、疫灾、战灾、水灾、旱灾、霜灾交迫而来,民不聊生实亘古未有。当年衢州有“十无”之说,即市无人、田无谷、山无林、村无屋、仓无粮、着无衣、病无药、死无棺、家无男丁、室无少女也。
中国近代史上,衢州百姓有二次浩劫,一次是清庚子年间的太平天国,另一次就是日本侵犯衢州,“逃长毛!”“打日本佬”,几代人记忆挥之不去。
血与火铸就友谊:营救美国飞行员
2
1937年年底,日军地面部队尚未染指衢州,可是衢州地区已经是陈兵数万。“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国军第十集团军从上海撤到了衢州,总司令刘建绪把集团军总司令部设在衢城。一方面进行休整,一方面扩充兵源。1942年5月,衢州周边已集结国民政府军20余万,自发的民间抗日武装纷纷建立。
1941年,日军飞机偷袭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美军海军基地。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
自从日寇偷袭了珍珠港,美国人全都憋着一肚子气。“报复日本”“轰炸日本本土”“让日本强盗也尝尝美国炸弹”,复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要想取得突袭的效果,飞机就得在880公里处起飞,往返1760公里,当时美国海军没有一种舰载机具有如此能力。这时,一位中校杜立特提出:从航母上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后,在距离最近的衢州机场降落。
1942年2月初,经过每天一万多人日夜施工,衢州建成了宽60米、长1800米的能容纳美制重型轰炸机起飞降落的飞机跑道。
可惜“杜立特行动”比预定时间提前了10个小时,B-25轰炸机本应翌日白天抵达衢州机场上空变成了凌晨抵达。当时不像现在一样用灯光示意机场降落位置,只能靠点着火堆示明。但没有接到命令,衢州机场不敢贸然行事。美军飞机油尽坠落,被迫在衢州周边弃机跳伞。一场中国人民营救美军飞行员的行动开始了。机上75名美军飞行员,除了3人丧生、8人被日军俘获外,其余64人均被坠机地区军民救助而脱险。
衢州,还是衢州。无论美国人降落在哪里,他们都在朝着这个中国东南小城集中。无论是哪个省、哪个市、哪个乡村的中国人,要么肩抬,要么车拉,誓死也要把这些美国兵送到衢州,其中51人在衢州汪村当时的中国空军第十三航空站集中,后取道衡阳、重庆后回国。因降落伞未打开,3号机机械师兼机枪手富兰德·法克特遇难,他的遗体当时就埋葬在汪村。(1949年,法克特遗骸移送美国其家乡安葬。)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发表演讲时,专门讲到了这段感人的故事,他说:“浙江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来这里,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尸横遍野,血战到底!衢州保卫战始末
3
“杜立特行动”后,日本军方对本土的防空能力开始产生怀疑,而以中国衢州机场为代表的浙赣航空基地则成为威胁日本本土防空的最大障碍。于是,日本军方决定发动以摧毁衢州机场、打通浙赣铁路为主要目标的浙赣战役。
从5月14日开始,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奉命抽调驻上海的第13军,驻南昌的第11军所属的7个师团、3个混成旅、5个支队,以及航空兵、海军各一部共约20万人,组成浙赣兵团。日军第13军在杭州设立浙赣作战指挥部,由东向西进攻:日军第11军由南昌出发,由西向东进攻。日军气势汹汹,企图南北夹击,东西对进,一举攻占浙赣全线,围歼国民政府军第三战区主力。
针对日军的作战企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订了“放弃金兰,固守衢州”的对日会战的指导方针,采取逐步抵抗,逐次后撤,诱敌到衢州地区。以一部坚守衢州城,另以主力部队在衢州外围两侧占领高地,尔后形成合围之势,希望歼灭进犯之敌于衢州地区。
5月15日,浙赣战役打响。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顾祝同向衢州守城86军下达指令:“要不惜任何牺牲守住衢州,使会战能顺利进行。”不料,86军军长莫与硕临阵脱逃,蒋介石听从美军顾问的建议,认为日军对衢州是志在必得,会战将消耗有生力量,取消了衢州会战的打算。
6月3日,日军多路人马逼近衢州。午后,敌组织两股突击队,每股约100多人,在炮空火力掩护下,企图冲击城内。防守核心阵地的16师46团团长谢士炎(时任衢州城防司令)立即组织反击,打出去一股敌军。另一股敌军冲到了设在大南门的指挥所附近,特务连连长高远举率全连官兵与敌展开肉搏战。高连长一马当先,手握上了刺刀的钢枪,左冲右刺,挑死了好几个日本鬼子,多处负伤,最后身亡。大南门城墙外不足一百平方米的瓮城内尸横遍野。守军伤亡200多人,入侵的这股日军100多人全部被歼。如今,大南门城墙南面弹痕犹存。
日军将衢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守军无线电台被敌机炸坏,城里与外界通讯联系中断。5日夜,船工乔大年从双港口泅水来到城内,找到了86军副军长陈颐鼎,拿出总司令王敬久的手令:“又新,速设法前来,我在凤林镇等你,平。”
“又新”是陈颐鼎的别号,“平”是王敬久的别号,王敬久暗示要守城部队突围。
5日午夜一时,守城部队兵分两路向东南方向突围。谢士炎带领百余人,换上了被缴获的日本军装,由懂日语的士兵打前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从小南门外沿一条水沟脱围。陪同在其身边的有少校军医连松林,他们一直退到离城南20公里外的后溪街,谢士炎和连松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稍息后分手,从此两人诀别。
6日黎明,日军向衢城发起新的进攻,遭到留守的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少校营长宋汉武奉命率二营坚守南面新城门。依仗坚固工事,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把日军打死打伤一大片。宋营长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指挥全营前仆后继。战至下午中弹牺牲。二营官兵继续顽强战斗,无一投降,全部战死。
7日,日军占领了衢城。
“衢州保卫战”中,国军伤亡3500人,日军伤亡1800多人。日军每到之处烧杀掳掠,百姓共伤亡25万人之多,堪称第二个“南京大屠杀”。
衢州百姓把阵亡将士埋葬于花园岗,当时国民政府设立了衢州保卫战烈士陵园,并建造阵亡将士纪念塔。花园岗原名马跑岭背,古时进城均骑马往返驰骋。因大批抗日将士忠骨埋此,为纪念先烈,在陵园中种了许多桃树,一到春天桃花满岗,后改名花园岗。
仙霞关大战与龙衢战役: 血战江城赤,骨诤视死归
4
仙霞关大战是浙赣战役中的一场激烈战斗。江山境内的南部的仙霞岭山势陡峭,层峦叠嶂,岭西仙霞关自古以来为浙、闽往来的唯一陆上通道。7月31日,日军4000多人向国军105师第一线阵地发起进攻。守军居高临下进行反击,毙敌300多人。日军四次向仙霞关发起进攻,终未得手。守军以伤亡500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多人,期间还击毙日军大佐一名,迫使日军退至四都(与衢州交界的地方),日军从此断了由陆路从浙江至福建的念想。
1944年6月,在浙江龙游至衢州一带发生了一场极其悲壮、极其惨烈的对日作战,史称:龙衢战役。
龙衢战役历时18天,阵亡官兵3865名。时任145师435团上校团长的刘一,率一个加强营守卫衢州机场,打退了数倍日军的五次进攻,在头部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继续指挥。子弹打完了,以白刃迎敌。他身负重伤,遍体洞穿,血浸全身,最后被一日军大佐从左肩到右腰刀劈二段,壮烈牺牲。78团于丕富上校团长率全团官兵殊死抵抗,在衢州城内进行巷战、逐屋争夺,寸土不让。城中守军终因敌众我寡,退到城西,纷夺西安、水亭两门,奔至江滨。正值洪水泛滥,德坪坝浮桥已撤,此时,于丕富团长已奄奄一息,他向背着他的警卫员说:“把我扔到江里,绝不能让我落到敌人手中,羞辱我的尸体!你快逃命吧!”说完,拔枪自戕。警卫员悲痛欲绝,大呼:“团长!团长!”然后,背起于团长的遗体一起跳进滚滚的江水中。目睹这一壮举,一千多名官兵纷纷效仿。浪急水深,皆不得达对岸。日寇在城墙上架起了机枪向江面扫去,日机反复低空扫射,江中我官兵无幸免者,尸骸蔽江,水为之赤。在突围中,整个78团官兵,除个别幸存者外,均壮烈牺牲。真可谓“血战江城赤,骨诤视死归”。
78团指导员胡凤祥中校等12人,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后押解杭州,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被日军枪杀于清波门外。
日军对衢细菌战: 灭绝人性的灾难
5
在侵略衢州期间,日本政府公然违背世界各国共同签订的《日内瓦公约》中《禁止使用细菌武器条约》的规定,对浙江实施细菌战。
1940年10月4日,衢州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个黑色日子。日军飞机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入侵衢城上空,盘旋一圈后,便快速俯冲降至200米~300米低空,沿着城西的西安门、上营街、下营街、县西街、美俗坊等一带撒下大批麦粒、黄豆、粟米、碎布片、棉花、白色粉末、跳蚤、小纸包及宣传单等。日军飞机来回往返撒播两次后,这一带屋顶瓦片上,到处可见日军飞机撒下的物品和跳蚤。10月10日后,衢城上营街、下营街、柴家巷、罗汉井巷等处陆续发现有疑似鼠疫病人死亡情况。短短一个月时间,鼠疫便蔓延开来,大批人被感染,死亡率高达90%以上。
1942年5月15日,日军发动浙赣战役于8月中旬末结束,在作战部队开始从作战区域撤退时,实施边撤退边进行细菌武器的攻击。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军医大佐增田知真向参谋部报告细菌攻击战果称:衢县的水井中投放伤寒和副伤寒是成功的。
1943年,衢州各县城乡鼠疫、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痢疾、疟疾及恶性疟疾等多种传染病相继流行。
日军对衢州进行的细菌战是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对衢州各县造成极大伤害,流行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累计病死39938人。同期,疫情还从衢州传播扩散到毗邻各县,造成广泛流行。衢州地区用于防疫、治病的损失难以计数。一批“烂脚老人”几十年来,不但默默地忍受着肉体上的痛苦,而且还默默地承受着精神上的折磨。据统计,日军衢州细菌战得病的人数,超过日本广岛因原子弹辐射得病的人数。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今天,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对这场战争的惨痛记忆却深深地铭刻在衢州人民的心里,挥之不去。我们重拾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激起民族的仇恨,而是要以历史警示后人,昭示未来,让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拓未来。弘扬抗战精神,倍加珍惜今日之和平与幸福,倍加珍惜今日之稳定和发展,抓住机遇,奋发图强,聚精会神搞建没,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一个美丽、幸福的衢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