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318个党群服务中心 助力建设“15分钟品质生活圈”
日期:09-05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陈通) 9月2日清晨6点,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党群服务中心飘出阵阵饭香,75岁的徐水仙刷着“爱心卡”感慨:“三菜一汤才3块钱,比自家开伙还省心!”这个百余平米的空间,正是衢江编织民生服务网的一个生动节点。从幸福食堂到老年学堂,从技能培训到零工驿站,这些分布在城乡的阵地已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当盈川村的老人等着享用营养午餐时,在廿里镇继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30余位老人正专注练习二胡技法。衢江区的各党群服务中心针对“一老一小”群体,推出了系列服务项目。全区196个扎根党群服务中心的老年学堂,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健康养生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与此同时,东港街道新港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开设青少年宫,推出非遗传承、科创实践等项目,2025年暑假期间累计接待孩童超300人次;樟潭街道新屋里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幸福学堂”与“四点半课堂”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幼小教育服务矩阵,让社区居民“无忧带娃”。
傍晚的杜泽镇西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飘起阵阵咖啡香,来自各地的“乡村咖啡师”正与学员探讨着咖啡制作技艺……依托咖啡技能师培训阵地,32个技能课堂在此类阵地生根发芽,从培训到民宿运营教学,阶梯式课程累计培育新农人超千名。
夜色下的东港街道凤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片热闹,运行负责人徐琼华正在为社区青年量身定做技能课程。“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教室亮灯到晚上九点半是常态。”他指着课程表介绍,2个月时间这里已诞生3个青年创业项目,推出的青年摄影技巧、短视频剪辑等课程更是被“秒抢”。
在樟潭街道,10个“小哥驿站”嵌入党群服务中心。10平方米空间内设有空调、微波炉、应急药箱等,日均服务外卖骑手、货运司机超300人次。此外,5个零工驿站也扎根衢江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让灵活就业者告别“马路蹲活”历史。上周,云溪乡希望新村的木工老张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零工驿站接到装修订单后感慨:“有热水、有WiFi,等工环境大提升啊!”
从飘着饭香的幸福食堂到热闹的老年学堂,从技能提升的实训基地到遮风避雨的劳动者驿站,截至目前,衢江区318个党群服务中心已推出298项常态化服务,助力建设覆盖38万群众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该区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阵地功能化、服务场景化”改革,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