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企业发布环保电镀 新材料科技成果
日期:09-02
本报讯 (报道组 张曌 通讯员 郑召隆) 8月28日上午,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菲尔”)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该创新材料和技术的诞生与推广,不仅标志着电镀工艺的重大革新,更是电镀行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电镀是制造业关键环节,应用广泛,但传统氰化钠(钾)电镀材料剧毒且污染大,已被国家列入淘汰目录,其替代材料电镀性能不佳且辅助材料依赖进口。巴菲尔历经16年研发,投资1.5亿元,成功研发出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彻底替代剧毒氰化钠(钾),保障工人安全,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实现多重效益提升。
该成果首创合成了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钠(钾)盐,替代剧毒氰化钠(钾),开发出覆盖多镀种的电镀液配方及工艺。目前,该成果已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件、日本和韩国发明专利各2件,企业在国内已建设25条环保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电镀示范线。在新闻发布会前,经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评审,认定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巴菲尔的聚合硫氰酸盐及其电镀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力推动中国电镀行业向绿色化、清洁化、高端化迈进。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是破解环境约束、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钥匙。”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长马捷相告,协会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推广创新技术,推动全行业积极变革。
巴菲尔2009年落户常山县,专注剧毒氰化物电镀材料替代研发。当公司面临高成本和融资难问题时,常山县政府通过“先投后股”机制给予支持,助力成果诞生。巴菲尔董事长孙松华表示,目前聚合硫氰酸盐年产能300吨生产线达产,年底3000吨生产线将投产,后续规划建设30000吨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将以科技创新推进电镀行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