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晨云
近日,由衢州学院二级教授、衢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柯城区派驻沟溪乡沟溪村文化特派员吴锡标等人创编的连环画版《南孔文化》(上下两册、全书彩印)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全新视角和形式的南孔文化读物,满足各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
2024年12月,吴锡标教授所著的社科普及读物《南孔文化》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南孔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揭示了南孔文化的重要形态与精神特质、当代转化与未来启示,受到读者的欢迎。然而,《南孔文化》主要面向成年读者,对于儿童来说有些深奥。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柯城区社科联委托吴锡标开发面向中小学生普及南孔文化的读本。于是,吴教授精心策划,组织团队,全力打造,连环画版《南孔文化》应运而生。
连环画版《南孔文化》以科学准确的南孔文化知识为基础,运用生动活泼的连环画形式,突出科学性与知识性、思想性与教育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以南孔历史、孔氏南宗家庙、南孔文物、南孔人物、南孔家风等篇章为主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讲述真实准确、系统全面的南孔文化,更好地推动“南孔文化重重落地”。
为了将《南孔文化》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孩子乐于接受的语言,吴锡标特别邀请了新华小学教师朱王怡、尼山小学教师杨慧峰加入创编队伍。他们有着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专业领域内获得过诸多奖项与荣誉。
“我们在创编时强调真实性与文学性,文字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文学性,让孩子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回忆创编过程时,朱王怡说。
朱王怡举了一个例子。在历史资料和《南孔文化》一书中,用了大篇幅文字介绍大宗南渡时遇到的艰难险阻。考虑到少儿的阅读习惯,他们把这些过程简单用“金兵的追击、粮食的匮乏、死亡的威胁”来概述,既保留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助于少儿阅读。
同时,在语言运用上,既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也有还原历史的文言文。文言文往往出现在连环画的人物对话中,让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事件场景,图文联系,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在创编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多次聚在一起讨论、推敲,精心打磨,就连某一处该嵌入一个什么样的成语都不马虎,力求书本文字科学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吴锡标说。
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张继新参与了该书的连环画创作,同时他邀请了知名连环画家杨苇、隋文奎一同加入。“我们三个人一起,创作了210多幅连环画,其中有耳熟能详的故事呈现,也有鲜为人知的人物画,还有家风家训、历史场景与事迹等,内容比较全面立体。”张继新说,三个人在创作连环画前,都对南孔文化展开详细的了解,查阅了不少史料,力求每个细节都准确、真实。
由于连环画版《南孔文化》全本彩印,画家们在创作时更加考虑色彩的运用。“我们在每个细节上色时都做了一些考究,比如当时某级别官位的官袍是什么颜色,都要有历史依据。”张继新说,创作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对南孔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连环画版《南孔文化》将在秋季开学前发行。“面向少儿,并不意味只是少儿能看,成人在给孩子讲绘本时也可以从中更好地了解南孔。我们期待更多人走进衢州这段历史,感悟南孔文化精髓,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从少儿抓起。”吴锡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