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上海抗战题材作品 让抗战精神成宝贵精神财富
日期:09-01
日前,由上海市作协主办的上海抗战题材文学作品研讨会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在抗战期间发生了很多值得铭记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抗战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文艺在上海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天我们写抗战,既要真实表现战争历史,也要关注同时代人的生活,既要有坚定的创作方向,也要细腻呈现生活的复杂多样。
孟繁华、吴俊、王宏图、刘大先、项静、李伟长等与会专家,围绕小白的《封锁》、吴海勇的《起来》、马伯庸的《大医》、高渊的《诺曼底公寓》、简平的《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路内的《山水》等重点作品展开研讨。大家认为,上海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与文化重镇,其抗战记忆既包含军民浴血奋战的壮烈,也涵盖不同群体在动荡中的生存抉择,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赋予上海抗战题材文学作品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特质。这些作品突破了单一叙事模式,从多重维度展现战争中的复杂人性与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凝聚的团结力量。传承弘扬抗战精神,文学创作责无旁贷。新时代的写作者们要努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以贴近当下的艺术表达守护民族记忆,推动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抗战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据《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