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凯怡
8月29日晚,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为期3天的“古城焕新·七夕同游”活动开启。古城限时主题打卡、慢闪市集、古城影像展览、宋韵NPC(游戏角色)巡游、古城特色演艺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后的正式亮相。未来,这里还将引入更多活动和业态,赋能衢州古城发展。
1
缤纷活动点亮街区夜晚
当晚的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我爱衢州”背景墙气势恢宏,“菱湖·衢州味道”巨型柚子十分吸睛,“你好衢州”2.0打卡点充满创意,还有衢州本土IP(文创作品)“南孔爷爷”与“衢州三怪”惊喜现身,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用镜头记录下美好瞬间。
“衢州味道”主题街区集合了时下最流行的衢州小吃,包括一份常礼、德辉酥饼&善蒸坊、江山味道等地方品牌,还有MUMA厨房、归屿等特色品牌。
“颜值在线、味道能打,随手一拍就是美食大片。”市民方玲玲说,“我还参观了余绍宋生平陈列馆和赵抃祠,家门口的景点越来越丰富了。”
“哇!快看!”随着洪亮的音乐声响起,《大头怪·钟楼劝学》演出在钟楼正式开始,游客纷纷抬起头,只见“大头怪”身着特色服饰,戴着特制头套,手持文昌笔,带来精彩演出的同时,还提醒大家“天道酬勤”。
县学街是串联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和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通道,经过升级,县学街成为了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
这天的县学街同样摩肩接踵。在县学公园,一场“从文教奠基到新学曙光”县学街文教记忆影像展与市民游客不期而遇。据介绍,县学公园的名称源于古代教育机构“西安县学”(设于黉序巷,今县学塘附近),后衍生出“县学街”“县学公园”“县学塘”等地名。作为科举时代的衢州文教中心,县学街一带书院祠寺、学校公所云集,从新驿巷口到钟楼底,短短400米,在科举时代可是“学霸一条街”。镜头下的县学街,不只有历史,还有一代代衢州人“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
县学公园对面的县学塘与“衢州三怪”中的“白布怪”紧密相连,是本地家喻户晓的传说载体。夜幕降临,全新的《衢州三怪》水幕秀和音乐喷泉秀在县学塘开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拍照。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演员周洳卉在亭子里甩起柔美的水袖,跳起以白布怪为原型,并结合西安高腔进行编排的县学塘主题舞蹈《白布怪·惜缘》。
“‘衢州三怪’是衢州民间流传已久的经典传说,蕴含着深厚的地方民俗文化。我们对作品的创作和打磨并非简单复刻传说,而是通过细腻的角色塑造与情节改编,让‘三怪’形象更具情感张力,在保留西安高腔传统唱腔特色的同时,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创编部主任任涛说。
此外,县学街上还随机“散落”了8个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惊喜盒子”,游客可以在这里淘到“衢州三怪”联名的水杯、挂件、文化衫等文创,也可以尝到冰激凌、奶茶和轻食。这些充满潮流时尚感的“惊喜盒子”,为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注入了满满的商业活力。
升级版街区赋予古城新活力
2
“现在的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真的很适合一家人一起逛,我女儿特别喜欢街上的‘衢州三怪’玩偶,一直嚷着要和‘独角怪’合照。”游客周先生一家参与了古城限时主题打卡活动,收获了“衢州三怪”金属冰箱贴、帆布包、贴纸等小礼品,他说,“打卡活动的互动感很强,‘衢州三怪’的形象肯定能出圈。”
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核心生活肌理最完整的片区之一,此前,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实地探访并决定从文化、品牌、场景及运营策略入手,围绕“古事新说”“古城新调”“古街新演”“古物新玩”四大主题进行改造提升。
“我们挖掘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故事与在地记忆,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新的演绎,赋予其统一的品牌视觉调性,充分挖掘‘衢州三怪’等品牌IP及符号,融入场景营造与品牌宣传。”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叶静雯介绍,他们通过抓住核心点位,包装空铺,提升旧铺,逐步提升整条街区场景氛围与调性,并以传说为媒,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联动品牌主理人,创造周期性内容,提升游客体验感。现在,爱捣乱的“衢州三怪”已相继“上岸”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三大部门:白布怪就职于心愿部,负责收集心愿、传递温柔与疗愈;独角怪就职于文运部,负责整条街的灵感、才气和考试Buff(增益);鸭怪就职于享乐部,负责主抓全街的快乐KPI(关键绩效指标)、食欲提升。
改造后的县学街路面由青石板铺就,平坦宽阔。而在街的两头,分别设置有石墩,这意味着县学街成为了一条步行街。
“县学街是串联两大街区的重要通道,改造成步行街后,车辆不能入内,安全性大大提升。”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儒相告,改造后的县学街提升了古城“文化与生活”的游线,使得“游客中心—诗词公园—紫薇桥—礼贤桥—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县学街—钟楼底—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孔庙—衢州市博物馆—中国儒学馆—府山公园”,这一景区动线更加完整和通达,全程均可漫步。同时,恢复了衢州古城原有的由水亭门城墙、水亭门牌坊、县学街牌坊及钟楼连成的中轴线,游客可在漫步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此外,各业态的引入,也实现了水亭门、县学街、北门街的业态连贯。
打造景城相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3
“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升级后,衢州又火了。”最近,市民朱女士在小红书上频频刷到县学街、水亭门、北门街的照片,也忍不住在傍晚来了一场Citywalk(城市漫步)。
踏着落日余晖,朱女士一家从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鹿鸣大草坪往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步行,他们一路逛一路拍。“信安湖泛起的涟漪、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阵阵歌声、充满历史感的县学街,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了衢州古城的生机活力与文化底蕴。”朱女士说,现在的县学街又好看又好逛,县学街的改造升级让游览更方便,也增加了可开发的旅游空间,相信衢州古城会越来越好。
游客中心古城文化体验馆是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古城文化体验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结构、建筑特色和前沿技术,让游客在光影变幻中感受衢州古城浓郁的“南孔味”“儒学味”。
8月底,网友“小温”在社交平台晒出了打卡游客中心古城文化体验馆的照片。“古城文化体验馆不仅有旅游攻略,还很出片。”小温说,“听说信安湖水上巴士惠民游班次会在9月加开,我一定会去打卡,在‘舟行碧波上’的诗情画意里感受衢州古城风貌。”
衢州古城,有礼有乐。如今的衢州古城,演艺活动十分常见。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相告,目前进士坊、伴亭、古戏台等多个点位已开展常态化演出,包括戏曲、舞蹈、器乐等。接下来,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孔庙、游客中心等点位,安排精彩演出。
“我们会继续将西安高腔与衢州古城游览场景深度结合,让大家邂逅非遗风采。”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支部委员、副主任池国华说,“希望通过‘文化+景区’的融合模式,不仅让西安高腔‘活’在当下、贴近大众,更以文化之力为衢州古城5A景区创建注入独特而深厚的内涵。”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游客到访量已经超过800万人次,有力带动了全市旅游收入的增长。接下来,我市还将围绕“古城·新市·有礼地”的定位,继续扎实推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5A创建工作,在推动景城融合过程中,努力实现衢州老城的精彩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