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七里上门村打造交流中心发展区域品牌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6版:边际新势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通讯员 姜慧 谭君华 文/摄) 8月21日,在柯城区七里乡上门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地上,七里乡党委委员、上门组团联村团长翁正义指着初具雏形的三层建筑说:“这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就是要让边际村的文化‘活’起来,让衢江区太真乡及我乡少岭坞村、治岭村等周边村民都能来这里交流互动,把边际劣势转化为共建优势。”

  作为与太真乡交界的畲族村,上门村正通过文化项目和特色产业的“双轮”驱动,走出一条边际协同发展的共富新路。

  走进施工现场,正在建设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位于半岭自然村,建筑面积540平方米。“这里原来是一栋‘共富大搬迁’腾空房屋,位置很好,既方便村民又不会干扰生活,而且离马路近,方便周边村民和游客前来。”上门村党支部书记傅钦辉介绍。

  该项目总投资100余万元,资金主要来源是市级民族乡村振兴事业资金、区财政一事一议资金和村级自筹。中心建成后将设置日间老人照料处、儿童托管处、民族风物展示处、会议室和体验室等功能区,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需求。

  “我们就是要用这个中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翁正义说,太真乡、九华乡、航埠镇等地的村民都可以来这里参加活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融。

  文化的交融不止于固定场所,更流淌在特色文化的盛宴中。上门村已连续三年举办“九月九”畲族风情文化节,去年10月更是将活动办成了边际联动的盛会。来自柯城区九华乡、龙游县沐尘乡和金华武义县等地的表演团体齐聚一堂,《山哈拦门酒》《七里上门是个好地方》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轮番上演,赢得满堂彩。

  其间,村内摆起畲家宴,游客可以体验当地特有的美食和文化。“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门村。”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畲族同胞雷亮笑称,这里山好水好,村民们也热情好客。

  翁正义说:“今年10月我们将在上门举办第四届畲族风情文化节活动,打算邀请太真乡、航埠镇、九华乡等周边村民共同参与,通过民族风情活动集聚人气,把七里的好山好水、民族文化宣传出去。”

  当文化的吸引力转化为发展的凝聚力,产业的融合发展便水到渠成。上门村的高山茶园海拔在700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去年4月,首批65公斤“碧岩音”绿茶干茶上市,迅速销售一空,为村集体带来2万多元收益。

  今年4月初,村集体租下200多平方米的闲置农房作为加工场地,购置7台制茶设备,今年干茶产量在150公斤左右,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同时,乡党委牵线搭桥,上门村还与柯城区供销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供富大篷车”收购笋干、高山蔬菜等农特产品。

  “我们不再单打独斗。”傅钦辉说,村里还将联合太真乡河口村和本乡的少岭坞村、治岭村等边际村,统筹发展近2000亩高山茶,打造“碧岩音茶”区域特色品牌。

  作为柯城最偏远的边际乡,七里乡根据距离城区远近,分为七里三村、桃源村、大头村外片三村,上门村、少岭坞村、沙龙村、治岭村里片四村。该乡坚持党建统领,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并采取“外三带里四”组团发展模式,缩小“三大”差距“边际村不该是发展死角,而应该是合作的桥梁”。七里乡主要负责人表示,七里将充分利用里片四村地域特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强化与周边乡镇的沟通合作,化劣势为优势,推动边际乡村互通互动发展,努力让里片四村成为共富路上的“追赶跨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