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游“桐花小镇”,品闽南美食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5版:农家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胡宗仁 文/摄 通讯员 方文彬

  这是一个水好、山青的美丽乡镇,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桐花小镇”。它就是桐村镇,位于开化县西南部,与江西省上饶市的紫湖镇、三清乡毗邻,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

  近年来,桐村镇因地制宜,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动全镇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让乡村换了“颜值”,提了“气质”,更让村民借生态之美,鼓了“口袋”,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共富之路。

  8月26日,记者来到桐村镇,沿着美丽的龙山溪,走访了绿树成荫的黄石村,还到附近的钱江源共富农品精深加工工厂参观,了解小香薯的加工情况等,感受山村之变、乡村之美。

  看什么 游森林人家 在树荫下纳凉

  走进黄石村,只见美丽的龙山溪穿村而过,两岸环境优美,一幢幢楼房隐在绿色的怀抱里,犹如一幅水墨画卷。

  “龙山溪已经获评2019年省级‘美丽河湖’。”随行的一名桐村镇政府干部介绍,近年来,桐村镇通过投资建设龙山溪(桐村段)综合治理项目,统筹融合“山、水、田、文、体、旅”等元素,提升镇域面貌,建成了8.6公里长的旅游绿道,该溪已经成为游客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记者看到,溪里的水清澈见底,一尾尾石斑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条游步道的两侧、公园里和农户的楼房后面,都种上了各种树木,该村庄最大的特点是树多。在原村敬老院附近还矗立着一棵古樟树,树冠如华盖,枝繁叶茂,是村里的一个景观节点。

  黄石村村干部吴春芝相告,黄石村的先民是福建沿海人,明朝时他们为了躲避倭寇侵略,迁入此地,所以黄石村民讲闽南话、烧闽南菜,各类闽南风俗流传至今。前些年,黄石村依托田园风光和闽南乡土文化陆续建起了休闲公园、黄石广场、河边游步道,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乡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黄石村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还获批“省级森林人家”称号。眼下,水好、山青、空气佳的黄石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吸氧。“在溪边垂钓的人,也蛮多。”吴春芝说。

  玩什么

  体验挖小香薯

  分享丰收喜悦

  打卡黄石村后,记者又参观了附近的钱江源共富农品精深加工基地。

  “这个加工厂,主要加工小香薯。今年的第一批小香薯是在8月上旬开始加工的,目前已经加工了5000公斤小香薯干。”浙江桐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童樟民手拿一袋新加工的小香薯干,向记者介绍道。这些小香薯,主要来自桐村镇9个村庄,目前全镇种植小香薯的面积达1300亩,还辐射到附近江西省的3个村庄。

  在桐村镇,最早种植小香薯的是门村村。

  近年来,门村村采用“民企+村集体+共富工坊”的模式,村集体流转农户耕地700亩、林地3500亩,根据土地条件分类种植小香薯、生态水稻、水果玉米、大豆和太秋田柿等四季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

  “去年,门村村收获了27万公斤的小香薯。”童樟民说,因地制宜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不仅解决了山区抛荒地的问题,还让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如今,小香薯已经成为桐村镇的致富产业,2023年,全镇9个村种植700多亩小香薯,亩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

  为了做大小香薯产业,2024年,经过县、镇、村等多方筹划,小香薯成为阿里巴巴公益与开化县政府共同打造的“开化产业公益创投计划”首个落地项目。产销企业浙江果链科技有限公司与桐村镇9个村集体达成共识,合资成立浙江桐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小香薯种植开发和销售。之后,他们在桐村竹木产业园建起钱江源共富农品精深加工工厂,通过阿里巴巴助力打通电商销售渠道,构建集现代加工、保鲜存储、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童樟民相告,今年门村村一共种植了350亩小香薯,其中,第一季150亩小香薯已经迎来采收期。挖土、粗捡、装车,每天有70多名农民在田间忙碌。挖出的小香薯,被统一运往深加工厂房。经过现场分拣,品相好的小香薯直供鲜果市场,其余则进入薯干、薯粉、薯片的专业生产线,“与阿里巴巴合作,小香薯不愁销路,卖到了全国各地。”

  眼下,正是小香薯的采收期,游客到门村村,还可以体验挖小香薯的乐趣,也可在秋天采摘太秋甜柿。游客体验农事活动后,还可以将特色农产品采购回家,分享丰收的喜悦。

  吃什么

  闽南美食有味道

  明朝时,一批福建人移民到了桐村,如今全镇有90%以上的居民使用闽南方言。他们也延续了祖先的口味,烧制闽南菜,品种繁多的美食也应运而生。

  在桐村镇,游客品尝了独特的“三层楼”美食之后,还可以品尝千层粿、碱水粽、油豆腐等闽南风味的美食。

  千层粿的制作,可谓别具匠心。一大早,桐村镇各村的家庭主妇就开始烧稻草灰,再用开水冲泡3道至4道,沥出来的褐色水就是关键的碱水。之后,家庭主妇将米在碱水中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被磨成乳白色的米浆。这时,用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摆上蒸屉,舀起一勺米浆铺满第一层,盖上锅盖;六七分钟后,再上第二层米浆,以此类推,直到米浆用完,蒸屉也刚好铺满。出笼时,家庭主妇再用棉线割成三寸宽、四四方方的糕块。冒着热气出锅的千层糕,咬一口是米最原始的味道,回味中还有淡淡的稻草味,那是桐村镇独有的味道。

  在桐村镇黄石村,村民雷卫云经营着一家叫“畲家鱼庄”的饭店。该饭店的特色菜有土鸡、土鸭,还有“三层楼”、千层粿、鹅肝、开化青蛳和马金豆腐干、清水鱼等,一次性可接待160人用餐。

  怎么走

  自驾便捷

  市民自驾游,可从衢州城区上高速,导航至开化县杨林镇下高速,再从杨林镇开车到桐村镇,大约10多分钟车程。市民也可从衢州城区出发,导航上351国道至桐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