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志强 整理:马朝虎
1
天仿佛塌了下来 波波是不是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1982年10月31日傍晚6点钟光景,我守在常山县人民医院的产房外,忐忑不安,又兴奋异常地等待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这时,一位护士从产房里走出来,说:“母子平安,男孩,8斤。”
“我当爸爸了!”我开心地叫出声来。
那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不能入睡,脑子规划着儿子美好的未来。
我从小喜欢吹拉弹唱,高考恢复后,考上了衢州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第一届文艺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带出了一批批热爱音乐的学生。
儿子像一脉清澈的水流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给他取名“李清波”,心里发誓,一定要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哺育他成长,期待他传承我的“衣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后比我有出息,当钢琴家,成为一个站在舞台中间的人,被掌声和鲜花拥簇。
于是,我早早地对儿子进行音乐启蒙。
家里有一台电子琴,每天,我都要把儿子抱在边上,让他听我边弹边唱。儿子眼睛黑溜溜的,我每弹唱上一支乐曲,都要转过头看他一眼,逗弄他一番,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儿子上幼儿园了。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跟许多家长一样,我开始教他背唐诗宋词。可我发现,像《静夜思》这样琅琅上口的唐诗,别的孩子很快能背下来,但儿子需要一个月时间。
好不容易背下来,过上几天,又全都忘了。也许是因为儿子玩性大吧,当时,我对他有点异常的表现并没有放在心里。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老师把我叫到一边,说波波数数很困难,从1到30的数字,老是数不过来。老师轻声说,波波是不是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不可能。儿子年龄小,接受能力差一点点而已,等过几年会好的,我一次一次地安慰自己。
之后,我开始有意地观察和测试儿子,慢慢地,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像一口石磨压在我的胸口。
我和妻子带儿子到杭州、上海的大医院,给他做全面检查。在杭州妇保医院,检查报告出来了,儿子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但测试智商时,一位专家对我说,波波跟别的孩子相比,智商有点偏低。用我们常山话来说,就是这个孩子不是很聪明。
天仿佛塌了下来,我跟木头人似地呆在那里,妻子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以前所有的期待和希望在一瞬间化为了泡影。
这时,专家给我一个建议,说像波波这种情况,智商是有希望提高的,只要通过艺术训练,像学画画、练书法、弹钢琴等,可以有效地刺激他的大脑发展,使智商慢慢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就像溺水的人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是搞音乐的,学的就是钢琴,我完全可以亲自训练儿子,提高他的智商。
2
一个父亲的自救 捉迷藏“骗”儿子上山弹琴
我发现,儿子令我担忧的地方还不仅仅是智商低这一方面,小小年纪的他变得自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由于笨,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还老是抢他的玩具,甚至对他推推搡搡的。儿子气不过,就跟小朋友打架,这样一来,更加被孤立了。常常是,他独自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坐在角落里发呆。
我心里像刀割一样疼痛。作为父亲,我一定要拯救自己家的“笨小孩”。
儿子5岁那年,我开始教他弹钢琴,这也是我痛苦的开始。
起先,儿子坐在钢琴前,看见黑白琴键,挥动双臂,用10个指头一阵猛敲,“叮叮当当”的响声,让他开心得不得了。但正式教他弹音阶音节时,3分钟的热度过去后,他屁股就坐不住了。
威胁利诱之下,儿子终于静下来,我耐心地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教他。当天似乎学会了,可第二天让他弹一遍时,他就无从下手,弹不了,把前一天学的全部还给了我。我带过不少孩子弹钢琴,像这样的“笨小孩”,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一段时间之后,儿子不肯学钢琴了。他说,弹钢琴那么枯燥,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我为什么要学?我很揪心,强忍着没有冲他发脾气。
当时,家里没有钢琴,练琴要到我工作的常山一中的音乐教室里去。音乐教室在一个小山包上,要爬上百个台阶,还要经过一个小树林、一个小竹林和一处假山这3个点,我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决定将儿子“骗”到山上的音乐教室练钢琴。
一天晚饭后,我笑着对儿子说:“波波,我们要不要玩捉迷藏的游戏,我躲,你来找,怎么样?”一听说捉迷藏,儿子满口答应。
我先是躲在小树林里,儿子抓到了我,离音乐教室近了一段。儿子兴致正浓,我说我再躲起来你来找。在小竹林里,儿子抓到了我,离音乐教室又近了一段。就这样一路一个站点玩下来,终于把儿子“骗”进了音乐教室。
这天之后,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儿子几口就将碗里的饭菜扒拉进肚子里,然后催促我:“爸爸你吃快点。”我问:“吃快点干嘛?”儿子说:“上山练钢琴呀。”我说:“好好好。”
儿子知道上山练琴就可以玩捉迷藏的游戏。
从山下的家到山上的教室,一路走一路玩捉迷藏,要花费掉30分钟,而儿子能安心坐下来弹钢琴的时间,只不过是5分钟,即使是用30分钟换取这5分钟,我也觉得值。
3
“笨小孩”第一次上台演奏 我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儿子学琴进度非常的缓慢,一小节的乐曲,他要练上无数次无数天,才能磕磕绊绊地弹奏下来,根本达不到我的要求。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似乎没有任何收获,儿子觉得累,我更累。
我想过放弃。但,要是我都放弃了,儿子就真的成一个废人了。
我不能放弃。儿子年纪小,他不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懂,知道坚持和放弃的利害关系,我不能把他培养成钢琴家,至少,我可以把他打造成一位快乐的劳动者,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抱着这个执念,我咬牙坚持着。一年365天,我天天陪着儿子弹钢琴。渐渐地,儿子坐在钢琴前,从刚开始的5分钟,延长到10分钟、30分钟、60分钟……
儿子12岁这年,终于可以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完整弹下来了,这是他人生中学会的第一首钢琴曲。那天,当儿子在琴键上敲下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我既欣慰又心酸,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自从儿子被打上“笨小孩”这个标签以后,他确实变得自卑又封闭。我的心态也同样受到影响,别人总觉得老师生出来的孩子肯定很聪明很优秀,没想到我的儿子是个“笨小孩”,心理落差很大,怕别人背后议论,于是,跟同事朋友的交往交流也变少了。
我觉得这样不行,首先自己要走出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儿子,重燃他心里的自信。
1996年6月,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常山一中要举办一场校内音乐会,作为学校的音乐老师,我给自己开了个“后门”,硬着头皮给儿子报了名,让他登台亮相弹钢琴。
那天,我坐在台下的观众席里,当报幕员报出儿子的名字时,边上一个人轻声地说:“哟,他是个笨小孩喂,他能演奏钢琴?”我听后心里有点小紧张,暗暗地为儿子捏把汗,千万不要出什么纰漏。更怕他发挥失常,给我丢脸。
想不到的是,“笨小孩”挺给力的,整首曲子下来,几乎没有什么瑕疵。当他站在台上谢幕的时候,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激动地站起身子,两只手掌都拍红了。
那天傍晚回到家,儿子特别的开心,饭也比平时吃得多,让我教他新的曲子,他说明年的音乐会他还要报名参加。
音乐会像一支强心剂,激发了儿子学钢琴的热情,不用我催促,开始主动刻苦练琴。
听着儿子在琴键上敲出的每一个音符,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同时,他愿意和别人交朋友了,智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4
宁愿你是“笨小孩” 也不要是“坏小孩”
“笨小孩”真的没有让我省过心,青春期的时候,他又开始学“坏”了。
平时,我是不会乱给儿子零花钱的,但有一天整理他衣服的时候,从口袋里搜出一些钱,在我严厉责问下,他才告诉我,这些钱是和同学爬窗进老师办公室,偷卖报纸得来的。不久,他从外面回来,我发现他身上衣服破了,还躲躲闪闪的。我察觉到不对头,在我的追问下,他说跟人打架了,肚子上还有一个伤口,流着血。
我气不打一处出,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波波,你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你如果不把自己身上的这些坏毛病改掉,你连笨小孩都不是了。”
我宁愿儿子是“笨小孩”,也不要他是“坏小孩”。
这两句重话,儿子似乎是听进去了。
这样的事再也没发生过。
走上了社会,要自食其力,到底做什么呢?我帮他分析,弹琴是他的特长,他的职业最好也能跟钢琴打交道。
2002年,我把儿子介绍进杭州的一家钢琴公司学调律。
接触这行之后,儿子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系统地学习。我经过多方打听,最后让他去南京艺术学院流行学院的乐器修造专业进修。
儿子去进修,学费、食宿等费用,一年加起来要3万多元,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了维持儿子的学业,我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去做钢琴家教,去歌舞厅里当乐手赚钱。
2009年,儿子拿到了结业证书,应聘到杭州一家钢琴厂当调律师,还顺利考取了钢琴调律师的资格证。
5
我蹲在路边,心都碎了 “波波,搬啤酒瓶时,你小心点”
2012年,杭州的钢琴厂效益不好,儿子回到了老家常山,当时,常山还没有一家钢琴公司。为了生活,儿子学过水电,打过零工,在批发部里卖过粮食,可总是做不长久。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总是在凌晨3点钟左右就起床,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儿子到底在干什么?
一天凌晨,我偷偷地跟在了儿子的身后。
夜色下,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一盏盏路灯散发出苍白的光亮。
我看见儿子进了一家批发酒水的公司。出来时,他骑了一辆三轮车。骑到一家大排档门口,他下车,收拾地上东倒西歪的啤酒瓶,搬上车。再骑去下一家大排档。
三轮车越来越重,他骑得越来越慢。我看着,心都碎了。跟了一段路,我再也跟不下去了。我蹲在路边,直到儿子骑着三轮车渐渐消失。此时的小县城还未从睡梦中醒来。
原来,儿子自己去找了一份搬运啤酒瓶的工作,他不想我们担心,就没有告诉我们。
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一天里,儿子至少要搬运200多箱啤酒,没有节假日和周末,手时常被玻璃碴划破,鲜血直流。
半个月后,一家人正在吃晚饭,我再也忍不住了。“波波,搬啤酒瓶时,你小心点。骑车子时,眼睛要看远一些,要注意安全。”
儿子愣了一下,说:“知道了。”
这一搬,就是6年时间,儿子咬紧牙关,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虽然搬运啤酒瓶很忙很累,但只要有一点点的空闲时间,儿子总会坐在钢琴前弹一弹。这时候的我听到琴声,内心百味杂陈。我想,也许儿子跟我一样吧,有无奈,有酸楚,有迷茫,也有一丝的期待吧?
一天,儿子回到家里,他开心地对我说,在收拾啤酒瓶的时候,他拣到了一只包,里面有3000多元现金,还有一些证件,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将钱物归还给了失主。我听后很欣慰,立即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我家的“笨小孩”,至少是一个好小孩。
6
调律师波波成了“网红” 以前我是李老师,现在他是波波老师
2017年,常山终于开办起了一家钢琴厂,得到消息,我高兴不已,赶紧到厂里去推荐儿子。儿子是骑着自行车去应聘的,挺幸运的,顺利地通过了面试,成为了浙江欧曼琴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钢琴调律师。
从这天起,儿子白天调钢琴,晚上搬啤酒瓶。
每次,当儿子在一架钢琴的88个琴键、200多根琴弦和8000多个零部件中调出准确的音色时,他十分地骄傲,会绕着钢琴走上一圈又一圈。就像一个喜欢舞剑的人,看到自己打造出来的宝剑时,手是会痒的。但他还是忍住了,没有去弹曲子,怕老板说他不务正业,更怕同事取笑。
一晃就是两年。
2019年6月份的一天中午,儿子再也忍不住了,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把它按在钢琴前,情不自禁地弹起了《致爱丽丝》。悠扬的琴声在空旷的车间里传出很远,被正在办公室里休息的公司老总董爱军听到了,她感到非常吃惊,猜测是谁能够弹出这么悦耳动听的钢琴曲。于是,她循着琴声走进了车间,蓦然发现,琴声出自调律师之手。
当时,钢琴厂里的所有人不知道儿子会弹钢琴。在董爱军眼里,他憨厚木讷,沉默寡言,长得五大三粗,手指又粗又短,又布满伤痕,这是一双干重活的手,不是弹钢琴的手,反差简直是太大了。董爱军当即掏出手机,拍了一个短视频发到网上,很快就有了几万的点击量。
刚开始,我对儿子上视频有些不太情愿的,总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但视频后面的留言深深地感动了我,有的网友说“钢琴响的那一刻,人也变帅了”,有的网友说“闭眼听是享受,看着听是反思”,有的网友说“无论生活成什么鬼样子,都要保持一颗有趣的灵魂”,有的网友说“朗朗怎么变胖了”……
接着,董爱军又给儿子拍了一些视频发到网上。其中一个视频,是2021年4月21日发出的,儿子穿着工装坐在钢琴前,先是拍着大腿仰天哈哈大笑,然后沉醉地弹起《童年的回忆》,收获了7000万的点击,136万的点赞,6.8万的评论。
儿子成了“网红”。有一天,我和他走在路上,有人喊他“波波老师”,还凑上前跟他合影。儿子既开心又害羞,摆着手说:“不敢当不敢当,我不是老师。”以前,我和儿子走在外面,大家叫我“李老师”,现在轮到叫他老师了。还有不少粉丝专门从外地赶来找他,要跟他学调音、弹琴、唱歌……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儿子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开朗,自信,阳光,经常开怀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细缝。看到儿子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我一度忘记了,他曾经是大家眼中的“笨小孩”。
7
夜色温柔 街灯闪亮 他打开自己,走向了生活
我再也不忌讳谈论自己家的“笨小孩”了。其实,他并不比别人差,其他人会的,他也会。只不过这个过程稍微慢一点,稍微辛苦一点。
退休之后,除了音乐之外,我又增加了摄影的爱好,于是,我也开了一个名为“波爸琴深”视频号,经常把儿子的人生故事及精彩片段展现给世人。
5年前,儿子辞去了搬啤酒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调律师,还学会了视频直播。一次,他对网友说:“我父亲是我一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
前年10月31日,公司为儿子庆贺生日,把我也邀请过去。蛋糕摆上了,蜡烛点燃了,边上站着公司老总董爱军及多位同事。这时,头戴寿星帽,上身穿着雪白衬衫,下身穿着黑色背带裤的儿子,在钢琴前,先是弹了《致爱丽丝》,接着,他又弹了一首名为《遇见》的歌曲,那一刻,我流下了眼泪。
30多年来,我教会儿子弹5支曲子,这第6首《遇见》,是钢琴厂的一位小姑娘教他弹的。这说明,他打开了自己,走出了我的庇护,也走向了外面,走向了生活。我更感到特别庆幸的是,这几年,他遇见了很多好人,遇见了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
我从教近40载,带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40多名学生考上了知名艺术院校。可我始终认为,眼前这个曾经自闭的“笨小孩”,才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
看到我流眼泪,儿子走上前来拥抱我,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替我擦去泪水……
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儿子说:“波波,将来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去世了,那你一个人怎么生活?”
儿子说:“爸爸,你放心吧,没关系的,这个社会还是很正常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我会跟他们一样,也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我听后一身轻松。
那时,夜色温柔,街灯闪亮,有行人缓缓从身边走过,有晚风轻轻拂过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