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峰 摄影报道
“欢迎来衢州,希望你们玩得开心。”8月23日晚,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石板路上,一位身着破袈裟、脚蹬旧布鞋的“济公”摇着破蒲扇与游客打招呼。他歪头眨眼的俏皮模样,引得众多游客争相拍照合影,成为古街里一道鲜活的风景。
这位“济公”名叫鲁东,是一名在职土木工程师,也是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光靠指路倒水不够,得让游客记住衢州的魂。”作为地道的衢州人,鲁东热爱古城生活,闲暇时经常拍摄短视频宣传家乡。当上志愿者后,他时常琢磨怎么更好地做好服务。从小热爱文艺的他,决定用表演架起文化桥梁。
“五一”长假期间,他化身“哪吒”出现在水亭门景区,受到游客们的喜爱。这次成功让鲁东来了灵感,他自掏腰包添置行头,从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到仗剑吟诗的李白,化身各种NPC(非玩家角色)在古城“穿越”。
“有人说我长得像济公,我干脆就装扮成‘济公’。”鲁东说,济公角色接地气,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他如果云游到衢州,肯定也会喜欢上这里。”
鲁东网购了整套济公活佛的行头,装扮起来惟妙惟肖。走在景区里,游客们见到都会惊喜地喊道:“看,是济公啊!”这时候,他都会停下脚步,热情地和游客打招呼互动。
“既然来做志愿者,就要把事情做好。”为了讲好古城典故,鲁东做足了功课,他坚持早晚研读衢州史料,如今能把水亭门的城墙沿革、北门街的历史说得头头是道。游客问起哪座老宅有故事,他摇着扇子就能娓娓道来。遇到游客求合影,他会顺势摆出滑稽姿势,嘴里还念叨着“衢州古城欢迎你们”。
除了自己做好服务工作,鲁东还是街区志愿者小队的队长,在他的带领下,3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穿梭在水亭门与北门街之间,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讲解等服务。他每天至少在两条老街往返两趟,帮助协调志愿服务。
夜幕降临,水亭街的灯光亮起。“济公”鲁东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摇起破蒲扇,时而模仿济公的醉步,时而讲段古城传说。笑声在巷弄里此起彼伏,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这欢乐瞬间,也把衢州的温暖与热情装进了记忆行囊。
这位行走在古街的“活名片”,用最朴素的热爱,让衢州古城的故事有了温度,也让志愿服务的光芒,在青砖黛瓦间愈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