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钧毅
“叔叔,腿还能再抬高点吗?”近日,在衢江区中医院老年病科,徐素英通过问卷调查和功能检测,为患者姚爷爷做综合评估,筛查躯体功能、营养状态、精神心理等方面检查。
自1998年投身医疗事业,徐素英已在岗位上坚守近三十年。她先后在妇科、内科等多个科室历练,积累了深厚的临床经验。长期与病患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敏锐发现,很多老年患者身患多种疾病,需辗转多个科室就诊——这让她意识到,医院亟需设立专门的老年医学科。
2020年,带着“老年人健康需要整体照护”的信念,徐素英毅然赴杭州进修老年医学。半年里,她系统掌握了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学成归来后,便牵头创建老年医学科,引入老年综合评估理念,借助多学科团队,为老年人量身定制融合医疗、康复、心理干预于一体的整体诊疗方案。
“跌倒、衰弱、认知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这些‘老年综合征’往往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老人,需要整体去‘解’。”刚接诊完三位老人,徐素英翻开那本磨旧的老年医学专著,书页上满是各色笔迹的划线和批注。空白处,她工整写下:“健康老龄化是老年人群的健康长寿,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美状态。”
当天下午,医养结合中心五楼手工区,86岁的朱大爷用镊子夹起彩色圆珠做感统训练。徐素英轻步走过去,蹲在他身边说:“朱老伯,今天手很稳啊。”
“我爸能恢复成这样,我们全家都没想到。”朱大爷儿子感慨道。去年,朱大爷突发脑溢血,家属将他转至衢江区中医院。针对他的情况,徐素英组建多学科诊疗小组,制定个性化方案。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朱大爷症状改善,能清晰表达,还能扶着拐杖缓慢行走。“刚来时,我爸因长期瘫痪脾气暴躁。是徐医生的耐心治疗,让他身体好转,情绪也稳定了。”朱大爷儿子话语里满是感激。
“让老人活得健康,更要活得体面。”这是徐素英恪守的职业信条,也深深烙印在她推动医养结合创新的每一步里。老年病科特意打造的“幸福家园”,不仅提供专业诊疗,还设置了手工、游戏、健身操等丰富的暖心康复活动。
“阿姨,咱们不急,手扶稳。对,真棒!”康复训练区里,徐素英半蹲着,双手虚护在75岁章奶奶身侧,像引导孩童学步般,和护工、护士长一同协助老人做器械训练。她手中不离记录本,每完成一组动作,就逐条确认康复细节——从关节活动角度到肌肉训练频次,反复核对每个数据。“维持最好的功能发挥是健康老龄化的核心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功能状态管理,让老年人保有良好的生活能力、躯体平衡、认知和情绪状态。”徐素英解释道。
章奶奶的情况也曾让徐素英揪心:此前因脑梗和跌倒长期卧床,引发了一系列老年综合征。徐素英带领团队精心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还手把手指导护理人员做好体位管理、营养支持。
但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章奶奶突然食欲不振,各项检查却查不出原因。徐素英查房时,发现老人望着窗外默默流泪。她坐到床边,轻声问道:“章阿姨,心里是不是有事?跟我说说,别憋着。”老人终于哽咽着吐露:“孩子们是不是嫌我拖累,不要我了……”原来,章奶奶的子女工作忙,疏于探望,让敏感的老人陷入被遗弃的恐惧。徐素英立刻拨通章奶奶女儿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女儿焦急的脸庞和一声声呼唤,瞬间融化了老人的心结,笑容重新绽放。
徐素英保持着每日探望的习惯,到老人们身边转转,听听唠叨,看看笑脸。对她而言,那一声声“小徐医生”的亲昵呼唤,那一张张舒展开的笑脸,就是点亮她近三十年医者生涯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