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灵萍
当前,衢州正经历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前期市水利局发布了今年首个旱情蓝色预警。高温持续的当下,全市蓄水情况如何?供水保障如何?8月27日上午,记者从高温抗旱保供水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我市462座水库蓄水总量20.35亿立方米,可供水天数预计在120天左右。
当前供水总体平稳
今年受梅汛期降水偏少且出梅后持续高温少雨的影响,全市水库蓄水量略低于多年平均。
今年梅汛期仅23天,较常年偏短7天。梅雨量305毫米,较常年偏少近四成,出梅后至今降水仅149.6毫米,较常年偏少超5成。降水分布不均,呈现西北多、东南少,拉大了地区间供水能力差距。
截至8月27日8时,全市462座水库蓄水总量20.35亿立方米,蓄水率70.13%。可供水天数预计在120天左右,供水情况相对平稳。受地形地势影响,部分缺少水源工程的地区季节性缺水情况较明显。
抗旱供水面临三重考验
高温期供水与高峰期发电叠加。全市16座大中型水库中有15座兼具发电任务,夏季是用水、用电高峰,一方面是放水发电保障电力供给,一方面是储备水量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两手保障考验当前调度能力。
部分农村水源供给相对薄弱。受山区丘陵地形影响,我市农村采用水厂集中供水+单村水站辅助供水的多水源供给方式。持续高温少雨,部分水源单一的单村水站已陆续遭遇旱情考验,已启动应急措施尽可能保障供水。
农业高需水期与高温少雨期叠加。当前正值我市双季稻孕穗期,灌溉需水量大,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下,对切实保障我市稳粮增产提出更高供水要求。
多措并举保供水
针对当前抗旱形势,我市水利部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紧盯水量储备、稳粮保产和农村供水三个重点,做好高温抗旱供水保障工作。
在供水调度方面,水利部门紧盯大中型水库这一主要水源,科学编制全市16座大中型水库控运计划,合理确定用水量,确保全市枯水期抗旱用水需求。同时,协调发电与蓄水关系,在保障夏季高峰发电需求基础上,减少单一发电用水。
针对持续高温造成的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紧缺问题,水利部门联合住建等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指导缺水地区采取打井、送水和寻找新水源等方式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紧张问题。针对突发停水问题,做好“预案准备、人员准备、物资准备”。
为保障全市粮食生产,水利部门聚焦大中型灌区管护,通过科学调整供水保障计划,数字赋能实现水资源智慧管控,确保精准供水。今年以来,乌引、铜山源两大灌区已累计供水1.5亿立方米,有力保障85万亩粮田生产用水。
根据气象预报,我市高温少雨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水利部门呼吁全社会配合做好节约用水工作,保障水资源的长远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