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灌溉支渠为何断流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瞿剑 文/摄

  近日,江山市贺村镇龙头村村民向《聚焦》栏目反映,2023年村里农田灌溉水渠实施了改造提升工程,然而项目完工后,农田里原有的一段支渠却没水了,导致十多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影响耕种。8月13日上午,记者前往龙头村进行实地调查。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改造后的水渠。水渠顶部加盖了盖板,村民告诉记者,改造后的水渠内壁进行了水泥硬化,与原有的一段支渠呈十字形交叉,把支渠截断了,导致从峡口水库放下的水无法流到支渠里,灌溉周边的农田。

  “我们这片总共有十多亩田地,没水时只能到有水的地方用抽水机抽一点,经常缺水庄稼长势不好。”另一位村民表示,过去这一片田里大家基本种植水稻,如今部分田地不得不改种玉米等耐旱作物。

  据了解,村民口中的水渠改造工程名为贺村镇吴村片区水源保障提升工程,2023年10月开工,2024年6月完工,属于江山市粮食安全水源保障工程。

  为了弄清楚支渠断流的原因,记者联系了镇、村干部来到现场,将改造后的水渠顶部盖板掀开,发现水渠与支渠交汇处虽然砌了水泥挡墙,但挡墙的底部留有孔洞,供水流通过。龙头村党支部书记叶法金表示,工程本身并不存在设计上的缺陷。

  既然设计无误,为何水流不到支渠里呢?经过现场勘察,村、镇干部初步判断,问题出在挡墙底部的孔洞被淤泥堵塞。“以往我们每年都会清淤。”叶法金说,改造后的水渠在顶部加了盖板,看不到内部情况,近两年疏忽了清淤工作。

  贺村镇副镇长鲁轩飞表示,他们将马上安排人员对水渠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淤,如果发现内部管网出现破损,也将第一时间开展修复。

  记者手记

  水源保障提升工程的初衷是为了提升灌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却因为淤泥堵塞导致十余亩耕地陷入了灌溉难的困境。这暴露了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痼疾,工程验收即画上句号,后续维护责任没有落到实处。我们希望当地政府能举一反三,建立覆盖规划、建设、维护全周期的责任闭环,唯有确保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有效运转,让每一滴水都能滋养良田,才能真正守牢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