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案例入选“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
日期:08-26
本报讯 (记者 胡灵萍)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并于日前公布生态修复、生态赋能、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7个领域28个典型案例,我市3个案例入选。
这三个案例分别是:“石上生花绽新景——常山县辉埠镇矿山从资源开采到生态文旅的绿色跃迁”“秸秆变金秆——江山市构建‘收储用’全链条循环模式打造生态富民新样本”和“一尾清水鱼 跃动共富潮——开化县用活千年渔技打通山区‘两山’转化通道”。
常山县辉埠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展开生态资源收储运营、矿山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关停轻钙企业16家,拆除石灰窑89孔,淘汰落后石灰钙生产线201条,将1800亩矿坑废墟变为矿山遗址公园,通过文旅融合创新,解码千年石灰窑文化,植入沉浸式工业遗址体验场景,实现了从资源开采到生态文旅的绿色跃迁。
江山市针对秸秆收储利用难题,创新构建“收储+企业+农户+社会化服务”全链条协作机制,形成生态循环模式。2024年,江山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62%,带动农户增收超1180万元,创新研发秸秆替代木材技术,年减少木材消耗1.2万立方米,走出了“两山”转化新路径。
开化县通过全域生态治理、提升养殖品质、塑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坑塘流水古法养鱼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被列为全省唯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