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产业融合与青年成长双向奔赴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报道组 方心怡) 近日,在衢江区杜泽镇西庄村,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黄诗琪和伙伴们在埋头修改墙绘设计稿,衢州学院的学生周梅均带领暑托班的孩子们体验非遗竹编的魅力,衢州中专旅游专业的曾欣贝则在“望田咖啡馆”运营店铺、制作饮品……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青年,是杜泽镇西庄村“泽里农韵”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成员。

  今年3月,衢江区农业农村局通过遴选,在西庄村设立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依托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中专等单位,探索“校地合作+技能培训+产业融合”模式。实践站点设立后,受到大学、中专学校师生的欢迎,已吸引20余名大学、中专学生加入。

  “我们把学生分到乡村业态运营、村容村貌美化、助农共富、研学策划等7个小组。”衢州市教育局派驻杜泽镇西庄村第一书记蓝伊啸说,“村里为年轻人搭建舞台,年轻人通过实践提升本领,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上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颜容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黄诗琪,被老师推荐为站点首批入乡青年,负责通过墙绘和庭院微改造提升乡村辨识度。短短一个月,两人收获颇丰。颜容说:“既能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又和专业对口,能力提升很明显。”

  衢州中专旅游专业的曾欣贝此前从未运营过咖啡馆,凭借学校的实训基础和对咖啡的兴趣,她和伙伴们一起接手了村里的咖啡馆。几个年轻人改良了饮品口味,还在菜单上巧妙融入了“廉”元素。他们通过直播为咖啡馆和村庄吸引流量、增加名气,一个月运营下来,营业额达2000余元。

  6月份成立的甜也花园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已招聘咖啡师、面包师、厨师、园艺师、摄影师等7个岗位的人员,成员包括本地青年以及来自舟山、义乌等地的青年。

  00后小伙涂霄龙是其中一员,他负责为餐厅运营拍摄和剪辑视频、照片素材。他说,自己原本就爱好摄影摄像,加入站点后,接触到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不仅能通过镜头记录乡村变化,还能在团队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学到更多,发展空间比之前更广阔。

  “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实现了企业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在合伙人模式下,大家为自己打工,店铺运营和管理更加高效。”甜也花园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负责人江燕芳表示,这种模式既助力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坚实的人才支撑,也帮助青年在乡村实践中拓展了个人价值。

  今年,衢江区计划打造13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