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一人还乡 要给父老乡亲一个交代

日期:08-24
字号:
版面: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战场上奇迹般生还的李宏毅,身负重伤。医院没有麻药,医生只能拿起手术刀直接手术,在取他脊柱上的弹片时,连骨带肉都扯下来了,他痛得昏死过去。为了不再承受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李宏毅咬牙隐瞒了自己体内其他残留的弹片。这些弹片,就这样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体里。

  李汝江说,父亲晚年检查身体时,医生曾经把他身体里的弹片阴影误以为是癌细胞,“父亲哈哈大笑,说那是残留在体内的弹片,不仅肚皮里有,脸上、身上到处都是。”直到老人去世后,家人才在他的骨灰中找到了几枚焦黑弹片——这些深藏在他体内60年的弹片,成为那段烽火岁月最悲壮的见证。

  李宏毅生前写道:“西充‘八百壮士’战前都曾宣誓——为了振兴民族,要英勇战斗。大家互相约定,没有被打死的要向死者家属通封信,谁要活着回去,就要向父老兄弟们报告大家的作战情况,并去慰问一下死者的家属。”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宏毅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利用自己担任警卫营营长的人脉关系,营救了很多被捕的共产党人。后来,李宏毅率部在四川邛崃起义。1952年,他被派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员。一直到1963年,李宏毅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西充县。待到李宏毅回到故土,当年那些战友的亲人们有的已不在人世,还有一些不知散落何方,寻访战友亲人的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晚年的李宏毅时常怀念曾在战场上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决定把自己和800多个兄弟出川抗日的故事如实记录下来,耗尽心力完成了《征途札记》手稿,算是给了父老乡亲一个交代。2005年,李宏毅离世。这位老人把《征途札记》留给儿子李汝江,希望把“八百壮士”的故事传下去。记者轻轻翻阅着《征途札记》手稿,那一页页业已泛黄残缺的油印纸,记录着一群人的抗战史,饱含着856个壮士的青春热血。

  根据《征途札记》的翔实记载及相关资料佐证,“八百壮士”出川抗日,只有李宏毅一个人活着回到西充。但是,西充人民在情感上始终相信,估计还有壮士活下来,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散居在外地而没有归乡。西充人思念他们,始终在心里为他们留有一席之地。

  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充县共有63881名热血青年奔赴前线,其中19982人为国捐躯。为永久铭记这段历史,2024年9月,西充县在化凤山脚下落成《八百壮士赴国难》主题雕塑,以此缅怀以“八百壮士”为代表的西充抗日英烈,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西充‘八百壮士’,是抗日英雄的一个缩影。”西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谯胜说:“今天,我们重温八百抗日义勇壮士的战斗故事,警醒我们不要忘记国耻、吾辈当自强,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家乡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