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八百壮士”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有一个著名的称号“锤子兵”。“锤子”,本是一个不文明的口头禅,但最终成了赞扬西充人英勇善战的褒义词。
856名壮士辗转到重庆后,被编为川军43军26师的一个野战补充营,开赴江西景德镇、石门街训练。训练中,壮士们刻苦认真,射击不及格或刺杀输一枪的,经常半夜起来练臂力,最终壮士们的战斗技能均达到优秀标准,随即被分配到第一线。
在四海兄弟云集的抗日部队中,西充人习惯开口“老子”、闭口“锤子”,外乡人觉得好笑,戏称“锤子兵”。可多次战斗后,这批总被调侃的“锤子兵”渐渐让人刮目相看,他们敢打敢拼,意志坚定,无所畏惧。
“所谓‘锤子’,也象征着西充人有铁一般坚强的意志。”张楠楠说,他们之所以不怕牺牲、敢于战斗,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家庭、装着国家、装着整个民族,有一种休戚与共的坚定信念。
1938年4月,在江西湖口的殷家山,西充“八百壮士”所在的26师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交火。战斗中,一颗子弹穿透了西充义勇壮士傅继尧的背部和前胸,顿时鲜血直流,他顾不得疼痛,只涂上一点红药水,然后将衣服撕成条,紧紧地捆住伤口,随即又投入战斗。
1939年5月,在激烈的南昌会战中,日军派战斗机狂轰滥炸,西充“八百壮士”阵亡100多人。次年8月,再攻南昌,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全军的口号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南昌,为死亡将士报仇!”
这场战斗,“锤子兵”冲锋在前、奋不顾身,300多人壮烈牺牲。战斗中,壮士张友忠看到炸药包被碉堡里的敌人推出来,当时导火索即将燃尽,他抱着炸药包往前冲,死死抵在碉堡上;壮士何益中抱起一捆手榴弹,冲向敌军坦克,把敌军坦克炸了个底朝天;还有几名壮士在与敌人的肉搏战中,咬着敌人的耳朵与敌人一同滚入滔滔的江水中。
战斗结束后,在全师战斗表彰大会上,共有22人得奖,其中西充人就有11名。从此,西充人敢打敢拼的勇猛精神有口皆碑。
1944年6月,在浙江龙游至衢州一带发生了一场极其悲壮、惨烈的对日作战,史称“龙衢战役”。战斗中,26师78团1000多人守卫衢州,敌人以两倍于我的优势兵力包围了衢州。1944年6月26日拂晓,78团依令后撤时,全团官兵1800多人加随军突围民众共2000多人暴露于敌军有效火力范围。这一仗后,经清点,西充“八百壮士”已所剩无几。
1945年8月8日,26师77团进攻昌化县城(今浙江杭州临安区)。当晚,李宏毅奉命率一个加强营从敌后插入昌化配合77团歼灭守城之敌,战斗时他受伤倒在血泊中。战友返回战场,将满身鲜血的李宏毅拖回来,结果发现他居然还活着……
石碑上记录着曾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