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衢江林区生态经济廊道 守护青山又生金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报道组 吴可润 金灵丽 通讯员 舒佳冰 叶竟) 8月20日,在衢江区林区生态经济廊道一期岭洋段,笔者看到,沿途每隔一段距离便放置有3个大型森林消防蓄水桶,可为消防救援提供充足水源。“全长10公里的廊道上还设置了多个防火智控预警系统,每当有人、车经过,系统会自动播放森林防火提示语音。”衢江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卫东介绍。

  全长40公里的衢江区林区生态经济廊道总投资2500余万元,于2022年陆续启动建设,2023年下半年起分段投入使用。该项目依据森林防火网络系统总体规划,采用“林区道路+生物防火林带+瞭望与消防设施”综合建设模式,融合生态保护、生产服务、生活出行和观光旅游等多元功能。这条贯穿8个乡镇、分为9个路段的“绿色动脉”,不仅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随着衢江区林区生态经济廊道全面建成,其生态效益和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其中最明显的是极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黄坛口乡黄泥岭村10户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在廊道建成前,他们出行极为不便。“以前从山下走回家中要一个半小时,现在廊道修到家门口,从山下坐车回家只要五六分钟。”村民林莲凤说,以前采购大件物品,全靠人力搬运,买台冰箱得4个人一起抬,现在货物直接送到家门口。

  林区生态经济廊道这条“民生路”也成了山区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在黄坛口段沿线,常见货车停靠路边,村民将毛竹装车销往外地。货车司机范文刚说,以往只能在山底公路旁装运毛竹,如今廊道贯通后,村民不需将砍伐的毛竹扛下山,他直接将车开上山,就地装运。

  林区生态经济廊道,还带动了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衢江区汉英家庭农场的周建国在沿线种植高山蔬菜和水果,通过这条廊道,他能以更低的成本将新鲜农产品运往山下销售。“这条路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肥料运输成本,利润明显提高,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能赚10万元。”周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