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龙游小工坊接轨义乌大市场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报道组 叶绿丹然 吴晓龙) “在家门口还能赚工资,真是太好了。”龙游县小南海镇傅家畈村“优仕家居”共富工坊里,一位大妈双手麻利地将硬纸板塞进收纳筐半成品,皱纹里盛满笑意。在她周围,十几位村民端坐在缝纫机前,“哒哒”的机杼声此起彼伏,一个个灰色布艺收纳筐在她们巧手下迅速成形。这些产品即将装箱,被发往东南亚、俄罗斯以及国内各地。

  工坊负责人高亚岗的女儿女婿在义乌做收纳用品批发生意,因订单激增货源不稳,于13年前回乡办厂。“从五六个人起步,现在有上百人。”高亚岗说,旺季工人月工资最高达8000元,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如今年产值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

  这样的故事在龙游并不少见。在湖镇镇的献飞纱裙共富工坊内,数十名村民正专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义乌市场的纱裙。这家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工坊,依托义乌小商品贸易优势,在壮大自身规模的同时为周边百姓铺就一条“在家门口就业、靠双手致富”的共富路。

  献飞纱裙共富工坊负责人汤献飞是入行12年的“新龙游人”,回忆起创业历程,她感慨道:从5台平车、1台拷边机,不到10人的小作坊起步,如今已发展到27台平车、3台拷边机、32名员工的规模,年产纱裙达150万件。“距离义乌近是我们的核心地理优势,商贸区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汤献飞坦言,这家共富工坊能一步步壮大,义乌市场的辐射效应很重要,不仅实现了“轻资本”扩张,更让周边村民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这些散布在龙游乡村的“共富工坊”,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义乌市场源源不断的订单驱动和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撑。“来料加工已成为我县推动妇女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龙游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施歆科说,目前龙游县有来料加工经纪人228名,带动从业人员9000余人,加工产品涵盖丝袜蝴蝶、纱裙、毛绒玩具、手工饰品等,其中76%的订单直接源自义乌。

  从傅家畈村的收纳筐到湖镇镇的纱裙,义乌市场的订单如同涓涓细流,汇入龙游的乡村沃土,滋养着一个个家门口的“共富工坊”。借力义乌这艘商贸巨轮,龙游正稳稳驶向乡村振兴、百姓共富的广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