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泰机械毫厘之间筑就“技术护城河”
日期:08-22
本报讯 (记者 邓亮 报道组 王轶泽 通讯员 施敏华) 8月22日,在衢州市企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泰机械”)总经理祝时林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铝制样品。“这是半导体设备上的精密不锈钢环,这是机器人核心小零件……”祝时林言语间透着自信,公司能生产的产品种类超万种,凭借过硬实力吸引了众多主动上门的客户。
上世纪九十年代,20多岁的祝时林进入机械制造行业。2001年,他开始创业,帮助其他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6年,他正式创办企泰机械,从几台机器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现代化加工车间、精密数控车床60余台、各式加工中心20个,多台二次元、三次元高精密检测设备,连同压塑机、精密磨床、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共同构成高效、可靠的生产矩阵。
在机械制造业深耕三十多年,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变革,祝时林始终心存敬畏之心。“不仅工艺、技术学无止境,尤其是机器人的出现,对精度要求更高,让我发现材料学也非常需要学习。”祝时林说,近几年公司每年都会进行技改,确保核心竞争力。
烈日炎炎,走进企业恒温车间时,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我们的恒温车间常年保持在20℃,这是为了防止精密零部件因温度变化产生形变。”祝时林指着身旁静置的螺杆机配件解释道,精密零部件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细微的温差都可能导致材料形变,影响最终精度,“像这个配件,生产后必须在恒定温度里‘睡足’24小时,确保整体状态绝对稳定。”
在检测室内,完成了“静置考验”的机器人机械臂关节部件正等待最终“审判”。企泰机械坚持毫厘必究的精度控制,质检环节非常严苛。一根头发丝直径约0.08毫米,企泰机械生产的部件,精度最佳能达到头发丝的1/15。
持续不懈的技术进化,让企泰机械的“技术护城河”不断拓宽。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13项国家专利,并于2023年一举摘得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两项重量级荣誉。这是对其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权威认可。
出于对自家产品的自信,企泰机械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每一个从企泰走出去的零件,都带有唯一的产品标识,确保生产流程的每一步都可查、可控、可溯源。”祝时林说,“这套体系提升了客户信任度,一旦客户反馈问题,我们能精准定位到源头,查出是哪个时间哪一台机器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