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这家生态美学餐厅别有韵味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07版: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吴怡婧 通讯员 蓝燕红) 8月13日上午,位于柯城区石梁镇城西村蒋家自然村的一家生态美学餐厅内人头攒动,八九名刚退休的女士结伴在此,一边把玩着复古的木雕摆件,一边享用着盛在青花瓷盘中的精致菜肴。“这哪是吃饭,简直是看艺术展!菜像画一样美,这些‘老物件’看中了还能买回家。”王大姐笑着说。

  谁能想到,这处充满艺术与烟火气息的空间,10年前竟是污水横流的生猪养殖棚。2015年,柯城区石梁镇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和生猪禁养工作,关停了这处污染源。如何盘活闲置资源?镇里引进了艺术家郑晓云及其团队,将原本的猪棚彻底改造成“猪棚画廊”文化创意园。

  然而,纯艺术的展示空间运营并非易事。“做了十多年艺术展厅,要单靠这个盈利确实很难。”郑晓云坦言,今年4月,他们团队萌生了新思路:将艺术与餐饮结合,在原有空间进行“微改造”——植入厨房和洗手间,摆放餐桌餐椅,同时保留原有的木雕、根雕、老农具等艺术陈设,精心打造十个风格各异,以“谷雨”“芒种”“只此青绿”“遇见青花”等富有诗意的二十四节气或艺术名命名的包厢。6月底,一家名为“樾几”(取“取悦自己”之意,亦源于团队注册的木艺品牌)的生态美学餐厅亮相。

  艺术与餐饮的嫁接,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迅速打开了局面。餐厅主理人徐利娟介绍,差异化定位是成功关键,“年轻人刷抖音被环境吸引来打卡,年长的朋友则偏爱包厢、卡座里的文化韵味。”

  引流之外,高端消费也被带动起来。“来吃饭的客人,看中了展厅里的木雕等工艺品,就直接买走了。”郑晓云介绍,7月份餐厅营业额有十几万元。

  “餐厅的走红背后,离不开区、镇两级政府持续多年的服务与支持。”郑晓云说,从“五水共治”生猪禁养,到引进某文化创意公司,为打造文化创意园奠定基础;从协助办理营业执照,到做好餐厅周边环境保洁、完善配套提升,政府的“店小二”式服务贯穿始终。“连如何帮我们对接更优质更稳定的食材供应链,石梁镇政府都在积极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