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塔
扫码
听“子曰”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摘自《孟子·告子上》
硝烟笼罩南京城,照相馆橱窗里的全家福泛着暖光,侵略者的刺刀寒芒掠过平凡街巷,老金和阿昌选择以生命守护“真相”。近日,正在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通过几位小人物的生死抉择,展现人性的微光如何穿透那场苦难,奋起抵抗。片尾“铭记历史,吾辈自强”8个字,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郑重回应,更是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号召。
战争可以毁灭一个人的肉体,却无法毁灭深植于一个民族内心的尊严。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纵观苦难相伴、满目疮痍的中国近代史,不屈的呐喊从未停歇,抗争的洪流从未停滞。“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绵延传承的文明之火,在紧要关头总能激发出无穷的能量。老金从只求自保到冒死藏匿日军暴行底片,阿昌从麻木到怒吼“我们洗的是中国人的魂”,正是这种觉醒的真实写照。个人与民族的天然联系,让无数生长于草根的“脊梁”最终选择与祖国站在一起,支撑起泱泱中华。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简单地咀嚼苦难,“吾辈自强”才是最终的价值归旨。当林毓秀冒死将那些底片从南京城带出来,让其重见天日,最终在东京审判庭上化作惊雷——谎言永远无法掩盖真相。当老金高呼“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他守护的不仅是暗房里的底片,更是山河重光的信念,当个体牺牲融入民族自强的大潮,这束微光便成了永恒的火炬。而影片结尾,林毓秀在和平年代将胶片捐赠给纪念馆,这一刻,个体记忆被浓缩于民族历史:逝者安息,生者前行。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走出影院,盛世的灯火如此温柔,成为影片最大的“彩蛋”。如今影片描绘的“暗房抗争”还在潜流涌动,但是为了这份不能忘却的纪念,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