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潺潺流水边的防溺水课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范家熔 通讯员 魏昕

  8月13日下午四点多,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绿道旁的水面上飘来一阵阵欢笑声。顺着长长的台阶往下走,石子滩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拖鞋,十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往水里挪——他们的泳衣色彩斑斓,泳帽泳镜衬得小脸格外精神,一脚踏进水里时,溅起的水花混着“水一点儿不冷”的嚷嚷声,把暑气冲散了些。

  这一幕是徐村村公开水域游泳场所———衢州市“野能游”防溺水急救自护训练活动的现场。浅水区被橙色浮标圈了出来,深水区则隔着浮标静静卧在一旁,界限分明。穿着蓝色泳衣的童教练站在水里,正扶着一个男孩的后背:“放松,胳膊向上,头也仰起来……”男孩起初绷着身子往下沉,被教练轻轻一托,渐渐平稳地仰在水面,引得旁边排队的孩子跃跃欲试。

  四点四十分许,岸上已浸在树荫里,水面却还泡在暖阳里。童教练演示水母漂时,孩子们都凑了过来,看他蜷起身子像水母一样轻轻浮着,有人忍不住学样,在水里扑腾着笑。这鲜活的水上课堂场景,一小时前还在徐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酝酿——15名来自白石镇草坪村的三至九年级孩子,先在这里听了一堂理论课。

  这场活动由共青团衢州市委、市文明办等举办,是“春泥计划·乡见少年”关爱行动系列活动的一环,也是“野能游”防溺水急救自护训练活动的第五场。共青团衢州市委的工作人员说,乡村孩子离水更近,村边的河、田埂边的塘,都是他们夏日的去处,却也藏着看不见的风险。“我们就是要把课堂搬到水边,让孩子们在摸得着的水里学会仰漂等自护技能,记牢‘不擅自下水’,这比课堂上的文字更入脑。”

  “刚才教练托着我,真的能漂起来!”常山县实验小学的罗润泽甩着湿漉漉的头发说。白石小学的姚欣彤接话:“泳协的孙老师说,看到有人落水要喊大人,这点我记牢了!”流水潺潺,笑声阵阵,这堂浸着阳光的课,正把安全自护的种子一点点播进孩子的心里。